第十五章疑窦丛生(2/2)
“只不过什么?说出来嘛!”
“于寒只是担心,那锦衣卫杜欢杜总旗与我嫌隙颇深,此人在京城之中似乎有些势力。他日回京,难免搬弄是非。只怕殿下将我于家免罪的美意要打些折扣。”
“这还真是个事······”朱祁铨想了一会儿终于下了决心:“也罢,其实我也深恶此贼。干脆叫他回不了京城。”言罢,他不自觉地扭头看了看邻桌的几个手下。
“如此,于寒深感殿下的大恩。”于寒拱手谢道。
“说这些做什么?”朱祁铨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也无心再吃酒了。当下就要回县衙亲自致信父王想办法为于家免罪。
二人下了酒楼。于寒正要拱手告辞,忽见身边一辆装满蔬菜的推车驶过,似乎有些眼熟便转头一看。不看则可,这一看于寒心中蓦然一凛。前世的军旅生涯早已将警觉、机敏这样的特征永久地烙在于寒的性格里,略作思忖,心中便有了计较。
“贤弟,你刚才沉思,现在又突然发笑,真如中了邪一般。”
“殿下,事急从权。请立即派人盯住前面那辆菜车。”
见于寒神态坚决,朱祁铨不敢怠慢,于随从之中挑选了两个机灵的远远跟了上去。
“那是什么人?”
“到底是什么人此时还不好判断,但于寒敢断定那绝非良善之辈。殿下,我们不妨一同到县衙等候消息。”
于是于寒便没有返回住处而是跟随朱祁铨到了县衙。恰好邝世奇和娄江都在。于寒施礼之后便将上午和朱祁铨登上县城南楼,包括带队的班头钱袋被盗之事先复述了一遍才进入了正题。
“就在小民与殿下离开之际,不经意间扫了一眼这辆菜车。却发现推车之人是两个中年壮汉,而且看他们的样子颇为费力。按理说,两人推一辆装着蔬菜的推车应该是卓卓有余的。小民当时还以为其中的原因必是车轴生锈、运转不灵所致。而当小民与殿下走出酒楼之际,恰好这辆推车从身边经过。这时,推车人已经从两个变成了一人,车上的蔬菜一点也没有减少;可这人独自推车却根本看不出费力的迹象。小民又扫了一眼车轴,并无上油润滑过的痕迹。况且小民观察过,酒楼前的街道与县城南门的道路都是青石铺就、地势平坦、并无不同。因此断定,虽说表面上看,车上的菜蔬未动,可实际上,从车上已经卸下了某种沉重之物。而这沉重之物必是见不得人的东西。”
于寒话虽然说得很快,但条理却非常清晰。朱祁铨身临其境稍加提醒便已经明白。而邝世奇和娄江久历官场,讼狱审案更是行家里手。对于寒丝丝入扣的推断,三个人听得不住地点头。
“小民又想到班头被窃一事,当时就感到隐约有些蹊跷。试想,普通的蟊贼,见了衙门的公人躲避犹自不及又岂肯妄生事端下手行窃。再加上事前那蟊贼是被菜车撞了一下才与班头撞怀,事后又是菜贩将行窃一事告知班头,且菜贩因口吃耽搁了抓捕时间。便更加断定城门的行窃案却是他们演得一出声东击西的好戏。其目的就是将衙役们的视线吸引到蟊贼身上,从而忽略了对菜车的搜查。由此可见,歹人之数,至少有三。而且十有**还远不止于此。计划如此之周详、行事如此之缜密;殿下、二位大人,小民恐怕这些人不是什么普通的盗贼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