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将计就计(1/2)
乌比能大军占领西平只是一夜之间的事,这个消息早已被细作报知韩遂,韩遂闻后不觉大惊,他一夜未睡思考着
徐迈这下指定是不行了,西平一旦落入羌军之手,这后果可想而知了,羌军此次征讨可谓兵多将广,又有杨秋、秦易等一干将才相助,
乌比能兴兵10万大军动用如此众多的力量,看来并非志非西平而是整个西凉才对,想到这韩遂心里不觉发了慌
他连夜派出人手去凉州去讫,找马腾告急,一面往凉州方向急撤,因为如果依现在的实力跟羌军遭遇的话等于以卵击石,所以还是以退为进的好
第二日韩遂吩咐大军回撤,向着凉州方向回撤
再说羌王乌比能夺下了西平,第二日就休整军马,准备再战
而此时的马腾父子还行进在去西平的路上
韩遂大军就地拔营向凉州方向退去,大军经过与徐迈的前番交战只剩的5万人马,马不停蹄的向凉州赶去,行走约一日距离凉州城约500里地界,也可以说是行进了一半,忽然探作禀报称:“羌军追兵已至,前锋距离大军不到30里,韩遂闻后大惊
韩遂急忙召集肖盘、薛印商议起来,韩遂道:“羌军此次势大绝不可与之抗衡,如今羌军已至该如何是好?”
肖盘闻后谓韩遂道:“主公勿要惊慌,我有一计可以退敌!”言罢在韩遂耳边耳语了一番,却见韩遂本来愁云的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再说羌王乌比能亲率10万大军前来追击韩遂,以秦易、宁极为前锋,巴图、杨秋为中路,黄尽、方未为后应,大军马不停蹄昼夜奔袭,眼瞧着就要追上韩遂了
秦易与宁极两员大将先锋首先发现了韩遂大军在前方不远处,不禁心中一阵高兴,二人遂催马上前向韩遂军中猛冲
而韩遂见羌军追到拨马便急撤,秦易、宁极见状更加无所顾忌的向前追去,眼瞧着前方是一座山谷地界,韩遂急着向山中深处逃去,秦易、宁极岂能放过?也奔着山中追去,就在这时只听一声炮响,山谷中突然杀出两路人马,左有肖盘、右有薛印,两路夹击而来,这时韩遂又拨马向回杀奔回来,三路大军如下山猛虎一般扑向秦易、宁极,秦易、宁极二人被杀的措手不及,慌忙撤退
秦易、宁极败了一阵,拨马向回,后面追兵紧追不舍,秦易、宁极大军以乱,不战自溃,秦易、宁极死战得脱,拨马向回,韩遂大军正在竭力追剿,这时又听一声炮响,却见前面方未、黄尽率领大军杀奔而来,秦易、宁极见状复又杀回,韩遂见势不妙拨马再向回撤,后面肖盘、薛印抵住阵脚
韩遂大军掉头回撤,被追的行不到2里,却听的前方又是一阵鼓响,乌比能携巴图、杨秋杀至,挡住了去路,韩遂见状如临末日一般浑身上下顿时没了气力
原来就在秦易、宁极二人紧追韩遂之时,杨秋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秦易、宁极中了埋伏,他与巴图还有乌比能中路变后路,后路改前路进行攻击,而乌比能却自引大军埋伏起来,待韩遂来追之时以切断其后路,这样韩遂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要说杨秋为何如此料事如神?这和他这么多年的军旅生活有关,“兵不厌诈”在他多半生的军事斗争中不断的上演着,俗话说“穷兵莫追”为什么?一是穷兵走到末路一旦将其逼向绝路就必然死战;而是穷兵若追很容易中计,就是说容易中了敌人的埋伏;作为兵家出身的杨秋不能不晓得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