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3章 意料之外的华工(2/2)
这群华工之间有些自己都无法交流,更別说与弗兰茨这个后世人交流了。
如果弗兰茨真的想当然地把这群华工接到维也纳,那才会让双方都尷尬。
很多歷史文中都忽略了方言的问题,弗兰茨前世去过一些偏远的乡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连该省的方言都不会。
他们说的话只有当地几个村子才听得懂。
这还是在现代信息交流如此密集的情况下,放在两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纪实在不敢想。
其实华工们来的很是时候,因为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拓荒,以及最基本的公共工程已经完成,所以他们可以直接享受这些资源。
剩下的就是在奥地利帝国农业学家和监工的指导下耕作,又或者是去矿场负责一些简单的劳力工作。
事实上由於蒸汽机械科技的发展,矿山对人力的需求已经大大下降。
矿山方面也更愿意使用熟练的矿工,毕竟这些人的效率更高。
不过一些贫矿和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矿產还是交到了外国劳工的手上。
但奥地利帝国的採矿业相当先进,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水平都远超同时代,所以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当然两三千人在加利福尼亚也掀不起什么波澜,他们终究不过是涓涓细流,只需要一两代的时间他们身上的故乡印记就会被彻底抹平。
弗兰茨也不会特意地去干涉他们的发展,当然他更不会阻止他们离开。
奥地利帝国的劳工体系並不会阻止劳工离开,只要他们能攒够离开的路费,有离开的勇气就行。
拥有多重等级身份差异的奥地利帝国很难称得上完美,但在此时与其他国家相比却是並不那么烂的存在。
除非是真的融入不了,又或者对故乡无比思念,否则很少有人会选择主动离开。
毕竟面对未知可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当然在殖民地搞事情被送走就是另一说了。
搞事情的人被送走並不是意味著奥地利帝国的殖民地没有死刑,又或者法令不够森严。
实际上奥地利帝国殖民地的法律几乎与奥地利帝国本土相同,不过地区具体有所不同。
比如在真腊的教权国,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被改成了,只许有一名信仰天主教的妻子,佛教徒或者其他教徒便不在此列。
可有些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他们游走於法律的边缘官员们很是头疼,歷史上地方政府大多採取的方式都是收编。
不过这次官员倒是不用头疼了,头疼的轮到民眾了。
他们还能作为政府的黑手套简直是妙用无穷,不过弗兰茨並不喜欢这种智慧。
除了完善法律和监督以外,弗兰茨也决定借鑑一下民主的经验。
当然这种制度也有可能被人反过来利用,成为新的武器。
不过奥地利帝国的官员可不是那么容易被一群殖民地居民腐化的,再加上定期的轮换制度,地头蛇想要崛起的成本非常高。
更何况弗兰茨还会不定期地派去监督、巡查人员。
至少在他当政的时候很难有人能一手遮天,法治会维持在一个相对廉洁、高效的状態下。
尼加拉瓜运河开通带来的也並不都是好事,毕竟中美洲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急剧提升必然会引起更多列强的覬覦。
好在弗兰茨早就计划了一场大战,有能力爭夺中美洲的国家都在忙著打仗,而俄国这种即便有这种想法,也没有这种能力,最多只能看上两眼。
至於墨西哥和过去的新格拉纳达共和国(此时的西班牙殖民地)这种小国如果覬覦中美洲,那弗兰茨只能说他们是不自量力。
尼加拉瓜运河位於中美洲殖民地的中部,即便两国发动突袭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將其占领。
如果他们无法快速占领整个中美洲地区,那么等待他们的將会是奥地利帝国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的进攻。
前文说过,弗兰茨部下的这个局没可能在短时间內破解,奥地利帝国一定有反攻的机会,至少不会缺反攻的跳板。
普通小国想要靠投机取巧根本行不通,除非是国力碾压,又或者是能一直贏下去。
这两种的可能性都极低,至少想要以国力碾压此时的奥地利帝国根本就不可能。
至於和奥地利帝国作战一路贏下去更不可能,弗兰茨手中还有不少秘密武器。
除非对方能召唤陨石,但即便是召唤陨石也需要足够的数量,毕竟海上不同於陆地。
一颗陨石可不够改变局面的
尼加拉瓜运河开通之后的另外一个恶果是苏伊士运河地位的直线下降。
肯定有人不明白尼加拉瓜运河开通和苏伊士运河地位下降有什么关係,毕竟以后世的经验巴拿马运河並没有改变苏伊士运河在世界航运业的崇高地位。
这就不得不说我们的后世思维了,因为在我们概念中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是同时存在的。
然而在此之前,东西方的贸易只有一条路线,那就是从欧洲出发绕过好望角经过印度洋到达远东。
而苏伊士运河一旦开通东西方贸易的航程將大大缩短,所以它才异常重要。
现在尼加拉瓜运河在苏伊士运河之前开通,东西方贸易的路线便不再是唯一的,远东的船只同样可以穿过中美洲来到欧洲,所以会降低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对於其他列强来说苏伊士运河或许不再有之前预估的那么有价值,但对於奥地利帝国来说苏伊士运河依然是其国运所系。
歷史上英国人主导的苏伊士运河太过小家子气导致苏伊士运河未能造成世界格局的再次转变,反而是让美国人摘了桃子。
英国人之所以如此小家子气,他们主要是考虑到自己的非洲殖民地。
如果苏伊士运河分流了太多,那么英国在东非、南非、西非的一系列殖民地的地位都会直线下降。
英国人是想开个小口子,这样他们既能赚到钱,又能儘量保证殖民地的重要性。
苏伊士运河和南非好望角,两大关键节点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大英帝国的统治地位便无可动摇。
然而隨著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美国崛起,东西方贸易路线不再是唯一,甚至最终导致了欧洲的衰落和经济中心的再一次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