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2)
(一)
市郊一座很普通的小桥,已经近黄昏,除了偶尔开过的汽车,已经少有人走。
一个老人慢慢的走到桥中间,他的脸上布满沧桑,每一道皱纹都似那树木的年轮,记载着岁月的风霜。这个世上不会有人去注意,老人的眼里含满泪水,每一步都走得很慢很艰难。
“快了,快了……”
老人嘴里不停念叨,重复着这两个字,谁也不知道真实含意。
当他终于走到桥中间时,停下脚步,眼里闪过精芒。最后一滴泪水如同珍珠般滚下,落在桥面时轻轻一弹,划出弧线掉入河中。
“是时候了吗?”他抬起头来,看向西边那抹火烧云。
一辆小车经过时略作停留,又快速开走。这年头做好事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很显然小车司机也察觉到老人的异常。
老人慢慢拿出腋下夹着的公文包,包很旧,款式还是八十年代的,边角都磨损出白边。他伸手进去,摸出一叠什么扔进桥下的河面。
扔下的东西很轻,还在半空就散开来化成漫天的花雨。
“嘿嘿,这东西就这么重要吗?”说完老人爬上栏杆,纵身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水花很大,溅走巨大的浪花。
就在这黄昏,一个老人消失在这河面上,再也没有浮出水面。唯一浮出的只有那个旧公文包,随同公文包一起浮上来的是无数花花绿绿的纸片。
第二天,小河两岸的早起的居民发现,河岸两旁隔着几米就有一张百元大钞,整整延伸出几百米,可惜没有人会去数,而是悄悄的,悄悄的捡起来,然后快速离开。
于他们而言,这只是人生中的一次意外,不同于其它意外的是。这次是纯粹的收获。
消息渐渐传开,传言一变再变,最离谱的是河神送钱了。当然传言也传到当晚曾在桥面停留的小车司机,只是他也就笑了笑,没作他想。
(二)
这是个很小很小的山村,在中国地界里类似的山村不计其数。
全村除开外出务工人员,不到三十人,而且大多是老人。就是这样一个村落,在同样一个落霞满天的黄昏,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妇人拿出椅子坐到小院中,望向天空。
“已经走了吧!”
轻柔的风吹过小院,天边几只归鸟低声鸣叫。
一滴晶莹的泪珠慢慢从老妇人眼角渗出,终因积重面滑落。老妇人动作很快,单手接住眼泪放入口袋中。
半晌,老妇人收起椅子回到房中,那里有她收拾好的衣物,整齐的放在床头。回头又看了一眼房中一切,老妇人这才蹒跚走出房间。
在她家屋后,有口多年前挖的井,平日里盖着水泥板,今天老妇人将井盖打开,一股子寒气透上来。
“生命原来很简单!”老妇人牙齿也快掉光了,说起话来会露风,但这句话说得很清晰。
可惜此时四周同样没人,自然也不会有谁听到。
老妇人又回头看了一眼周围的景物,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晶莹的珠子,松开来将其洒入井中。
“终于开始了!”
说完这句,老妇人轻身跳入水井,没有水花,只传来沉闷的坠物声。半晌突然有只手伸出井沿,只是手上的皮肤已经腐烂,显露出里面的黑骨。似乎手的主人想爬上来,但努力了多次终无力地滑入井中。
山村从这刻起又恢复原本的安宁,只是有那么几秒,吵闹的鸟雀同时收声,村里几位岁数最大的老人停下手中的活,然而他们只摇摇头,似乎不愿去想,或是他们不愿相信。
第一章入木三分
(一)
班布朗原名叫班般,后来读书时常被同学取笑一班般,意思是永远长不大的一班小学生,给自己改名的心愿由此而生。04年的时候一本名为《达芬奇密码》的小说横空出世,他也记住了该书作者丹布朗,如是班与布朗的名字也恰到好处的完成了中洋结合。
二年前班布朗开始创业,在经历了初期的艰辛后,到今年公司生意才逐渐步入正轨,客户网络扩张已达四省七市,他终于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
仓屋是班布朗最喜欢的地方,比起市中心的公寓来,他更愿意呆在仓屋里。这里刨木花的清香味弥漫在整个房间,他只要轻轻吸一口,就能充盈事个鼻腔,这就是幸福的味道啊!近乎变态的赞赏着,他不以为意的躺在一堆刨花中,各种木料的味道让他沉醉。
他也不知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痴迷的,也许是那把檀香木梳,或许是木梳的主人。他睁开眼睛朝上眨了眨,嘴角露出微微的弧线。
“我很想你,每一天都在想,你会看到吗?”班布朗轻声念着,捧起刨花放到面前深情的呼吸。
仓库正中间摆放着一截很大的胭脂木,这是他好不容易从缅甸运回来的胭脂木原木,有百年树龄,在雕刻用木料中算上品。木料直径粗近九十公分,长约一百七十公分,非常符合班布朗理想中的需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