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娱乐梦 > 第一百零三章 《壹周刊》创刊号

第一百零三章 《壹周刊》创刊号(1/2)

目录
好书推荐: 医师 箭神飞羽 网游之从头再来 抹神碎空 火影之黑手 我就是吸血鬼 金属系超能武士 哀三界 马洛科的战斗笔记 女神合体

事实上,在《壹周刊》创刊号送去审核的时候,李然就果断地让赵勇开始组织印刷《壹周刊》创刊号。李然在心里感叹多亏了中年军人带来的内幕,要不是中年军人钱两次给李然的印象有点负面,李然说不定会在心里夸中年军人一句“好人啊”。就像李然后世的股票交易总会伴随着内幕,受损失的永远都是一无所知而又期望一下子发财的股民。

起点传媒旗下的东方出版社的印刷厂的机器虽然在七月里也在运转,毕竟还是比不了李然写小说出版的时候。要说最盼望李然写新小说的人除了李然的书迷之外就是印刷厂的员工了,尽管经常需要加班,但架不住加班费多呀,哪个工人不是拼了命地加班。[..]

所以,赵勇送《壹周刊》的创刊号去审核回来之后,连夜召集印刷厂员工开工,疯狂地印刷着《壹周刊》。

不知道是不是中年军人的干涉还是台湾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就是这么高,在赵勇送《壹周刊》的创刊号去审核的第二天,就已经得到了《壹周刊》的创刊号审核通过的消息,赵勇和刘定杰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同时,赵勇对印刷厂的员工宣布了《壹周刊》的创刊号审核通过的消息,印刷厂员工一阵欢呼。这些员工都是在东方印刷厂的时候就跟着赵勇,经历过了《寻秦记》和《还珠格格》的大卖带给他们的好处。现在连载这李然第三本书的《壹周刊》要印刷了,老员工都知道这意味着能够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加班费。

而且,经过几次的扩张,印刷厂一天印几千本不是问题。

第三天,天还没亮,一辆辆货运车辆将《壹周刊》创刊号运送到高雄各书店和报刊销售点。

早上去上班的人们,看到书报亭里面显眼的地方就是那本叫做《壹周刊》杂志。而封面,却是写着“起点传媒出品,《壹周刊》创刊号首次连载,公子然最新力作,武侠小说《大唐双龙传》和言情小说《步步惊心》!”

问了一下书报亭的老板,这本《壹周刊》创刊号只要5台币,于是几乎每个书报亭门口都挤满了特意跑来买李然新的武侠小说的读者。而且女性《》到李然这一次不仅写了武侠小说,还连女性读者都照顾到了,所以有的女性《》到言情小说《步步惊心》这几个字就马上加入到抢购大军之中。

如果李然站在书报亭的门口,看着这么多的人抢购《壹周刊》创刊号,估计李然又会感谢那些黑自己和《壹周刊》创刊号的小报,是他们积极地批判《壹周刊》创刊号,反而为《壹周刊》创刊号做了宣传造势,这才有这么多的武侠小说读者们前来抢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出在李然《寻秦记》和《还珠格格》给他带来的声誉。《寻秦记》和《还珠格格》两本小说为李然培养了一大片忠实的读者,真正树立了“公子然出品,必属精品”的招牌,而不是依据空口无凭的口号。所以这些读者听到了李然写了新书的消息之后就毫不犹豫地跑去书报亭买,生怕落在了别人后面。就像后世起点的那些大神,只要这些大神们随便写一点东西,马上就要几百万的人点击。哪怕是这些大神发一个空空的书名,照样有无数人点击收藏。

买过《寻秦记》和《还珠格格》的读者都得出了一个经验教训,那就是——手快则有,去晚了只能对着书报亭空空书架叹息。

整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武侠小说市场空前的赚钱效应,吸引大量作者踊跃创作,这才形成了后来在中国影响深远的武侠文化。

特别是李然现在所处的七十年代,尽管这个时候有一批包括李然在内的新生代武侠小说作家出现,台湾香港的武侠小说市场还是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苗头。

此时,金庸这杆武侠小说界的大旗已经封笔。

而还在努力笔耕的名家中,就连古龙的新书,销售的也非常不景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