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强权统治(2/2)
对于学校,国防军从来不吝啬资金,对于他们来说,没有资金那就去土著那里拿,记住,是拿,意味着拥有资金的土著是死人才能这样形容。
同样学校的建筑一律向军事建筑看齐,军事建筑有多么坚固,学校也就必须有多么坚固,当然这不是指要塞那种厚达几米的夸张程度。所有的学校,无论是大中小学还是职业学校,一律必须有军队工程兵部队参与施工。如果军队工程兵数量不够,可以允许民间建筑公司共同建设,但是必须由军队工程兵做主导地位,学校建成了,还必须有其他地方临时调来的工程兵进行合格验收。
对于学校的质量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不仅仅是工程施工人员,还有所有参与到其中的人员。大中华教育法规定,学校属于军事建筑,军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则必须按照军队军法处置所有参与人员。大中华所有国民也都知道军法一旦决定严惩某类人,基本上都是死刑,最低的也是几十年徒刑。所以一些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地方,民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到学校避难,学校不仅占据着当地最安全的地方,他所有的地基也挖的特别深,也基本上没有高楼。
霍洛岛的学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选择了最好的地基,强行把上面的浮土炸去,露出坚实的地盾。学校圈地面积特别大,尤其是cāo场,更是大的很。
国防军目前所有的学生每天都必须有三个小时的军事化教育,锻炼身体之外也从小就开始锻炼这些孩子的意志。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这是国防军对现实最基本的认知。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清晨六点,所有学生就起床了,必须进行早晨一个半小时的训练,6点10分到7点40分,一般是半个小时的跑步,半个小时的基础练习,基础练习就是武术,7点10分结束,然后是早餐与洗漱时间,正常情况下,学生们都会跑去先洗个澡,在南洋实在太闷热了,就没有冷天,一年四季几乎天天出汗,尤其是每次训练完,身上那个汗味,有点浓。
早餐同往常一样,基本上都是大肉馅包子,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不过学生们都图方便,几个比的上拳头的包子往嘴里一塞就了事,什么都补充到了。
8点上课到11点半放学,下午一点半到三点继续训练,每天这个时间段的训练最磨人,因为这个时间段是最热的时候,让这些老师们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段。对此国防军给出的解释是,能在烈rì下坚持并训练下来,才能说明这名学生有了初步的坚定意志,同样下午的训练课程跟早上的一样。
国防法上规定了,国防军对于大中华的所有学生拥有绝对的训练项目制定权力,即使后来与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冲突了,也必须优先国防法,因为如果没有国防,国家都不能存在了,教育还能有什么用?
所有学生必须从小学习内功,不管是武当道家功夫,还是少林佛门功夫或者是其他的,都必须练习,至于选择哪一类的,有当地学校自己决定,但必须通过军方的审核。王绍枫可不想学校出来的学生个个都像后世那样,风吹两边倒的样子,而看看国外,人家一个能打我们一群。
同样,学了这些功夫,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国民的自信心。不至于出现后世那种看到小偷都不敢喝斥的现象,后世不敢喝斥小偷还不就是怕自己打不过小偷反被打么?
当然,在国家没真正强大起来之前必须这样做,用强权让几代人都习惯了民族血xìng,有毅力有骨气,到时可以适当的减少学校的军训时间,比如下午这一个半小时可以除掉,但是早上那一个半小时就必须保留。
1898年,这一年国际上发生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美西战争。
为了这一次美国夺取西班牙殖民地,王绍枫做出了太多的准备。别的不说,光是在霍洛岛上的固定驻军数量就超过了一万人,这一万人他是准备秘密打击美国人的,假装菲律宾的土著,把美国死死的拖在美菲战争沼泽中。否则一旦美国在菲律宾站稳了脚跟再想把他们请出去可就难了,以美国的强大工业力量堆起来的军队,想让他们自己走,完全不现实,只有让他们不停的流血,不停的伤亡,直到他们再也受不了而离开。
现在在菲律宾的很多地方已经囤积了大量的1888式步枪和弹药,而且国防军已经吕宋岛秘密修建了7个补给点,都是在森山老林中清剿了当地的土著后建造的。棉兰老岛有三个,其他各个小岛共有五个。相信美国把西班牙赶走以后会发现一股新的势力出现,那就是各个岛的dú lì军了。
不过一旦美国到了菲律宾,霍洛岛的安全就不太好办了。只要美国发现霍洛岛上的异常,就很可能发现问题,必须要把在岛上储存的工业设备和军事化移民进行转移,转移到勘察加去,这也是事先计划好的。倒是勘察加半岛暂时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派到苏拉威西岛和马鲁古群岛开始净化计划。
一声令下,南洋再起风云,苏拉威西岛和马鲁古群岛这两个地方的土著立刻遭殃。之前国防军清洗的地方主要是婆罗洲。爪哇岛有一些,但是规模不大,如今霍洛岛一万大军直接南下,给这片极端原始的丛林带来了腥风血雨。
首先清洗的是苏拉威西岛,而这个岛的特殊地形也让国防军非常容易进行战斗。除去雨林的麻烦外,可以说是一万大军排成几条阵线横推,以拉网的形式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同时后续的移民也随着跟上,在苏拉威西岛边沿建立了众多的移民村,以点带面,每个移民村规定了人数不超过500人,驻军两个排进行治安管理并对移民军事化训练。
苏拉威西岛最早的人类居住痕迹是托亚拉文化的石器。欧洲人到来之前的一个世纪里,西里伯斯南部建立了马来海岸的穆斯林苏丹国。1512年一心想垄断香料贸易的葡萄牙人来到这里,1607年荷兰人在望加锡建起殖民点。荷兰的势力逐渐扩展,但是荷兰人在印尼的殖mín zhǔ要是在爪哇岛,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这三个地方,其他的分支岛屿基本上不会去。对于荷兰人来说,那里完全是原始森林,暂时还不能在此获取经济利益经济价值,而且经过西爪哇的事件,也使得荷兰人在殖民地的防御大大的收缩。从荷兰本土再次运来的一万殖民军队队驻扎在爪哇岛上,防守雅加达,以及管理新建的移民镇。
即使是婆罗洲的防御也大为收缩,婆罗洲目前荷兰人仅仅驻扎了1000人在坤甸,当然这也使得国防军对附近的土著更加方便的处决。同样这次爪哇族的叛乱也让荷兰人彻底的不再信任爪哇人了,用荷兰国会议员的话说就是他们再也禁受不起爪哇族的再一次叛乱了,荷兰没有这么多的子民让爪哇人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