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转型(2/2)
“烟在这里,想抽自己拿。”吃过饭,几个人坐在那里,秘书端上来茶,喝茶的时候大领导对着姜言开口。
在坐的基本上都是老烟枪,这不大一会功夫,小会议室里面已经是云雾缭绕,这小熊猫的烟抽着就是柔,姜言抽了一根之后,在别人不注意的眼光之下,直接就把自己旁边的一盒烟给揣进口袋里。不过他以为他不知道,不过这还是被坐在他对面的领导看在了眼里,看到姜言这动作他就笑了起来,然后对自己的秘书开口道:“回去给小姜拿上两条烟,以后每个月给送过去两条。”
这也是,姜言不知道,要是知道自己今天还有这待遇,非要高兴跳起来,要知道这东西可不是谁都能有幸抽的。
“小姜啊!我这次来,不是咨询发动机的事情,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向你请教一下,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你也知道,咱们军工领域现在难啊!现在国家的中心放在了发展经济上面来,外部除了轮战之外又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现在国家转型,咱们下面企业接到的订单就减少,现在很多工厂都到了破产的边缘,我想着,你看从你下海开工厂之后,这开一个红火一下,这就想让你给指导一下。”科工委的汪领导开口。
汪领导这一开口姜言就明白了,总工程师从1980年开始就强调军队规模过于庞大,军费开支过大,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在1985年提出了“军队要忍耐”的口号,在进行大规模裁军的同时削减军费,所以这个时期我们的军工企业日子相当的不好过。
众多军工厂为了生存,有的改行生产雪糕、洗衣机;有一些则去拓展海外市场。军费缩减的确给我国军工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好在当时世界上局势,出现了对我国军工产业有利的变化。同时在改革开放之后,原有用武器“输出革命”思路被抛弃,我国开始了公开的武器出口。
整个80年代我国从西方引进的一些技术,也起到了对已经落后的出口装备进行小规模改进升级的作用;1980年两骆驼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我国军工产业抓住时机,迅速向两国出口廉价装备。
不过80年代的军工产业短暂的辉煌,也暴露了我国军事工业的真实水平。那个时代我国的军工产业能够拿出的产品,和鹰酱和毛熊相比差距过于明显。如果没有两骆驼战争这样的大规模、低水平战争,我国的武器实际上是卖不动的。这也就导致了后来我国的武器出口额腰斩,这虽然有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苏联解体后苏制武器大量倾销的冲击;但根本原因是我国在80年代出口的武器装备品质低下,在用户中的口碑并不好。再加上性价比优势不明显,在90年代丢失出口市场其实也是正常的。
不过想要单纯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不是开一两个工厂那么简单。
姜言想了一下,就直接开口道:“汪领导,虽然说我们国家整体的工业水平落后于其他的国家,不过这也不是全面的落后,很多时候有一些东西在其他一些相对于落后的国家还是很有前途。咱们可以从这里想想办法,去亚非拉推广一下咱们的东西,便宜皮实,相对于落后一些,有时间也是卖点。”
“另外就是,我记得十年之前我就提出来了所谓的三产计划,如今时代变了,咱们要考虑一下适当的把一些军用产品适当的转化一下投入民用市场,虽然说咱们整体水平落后,不过,很多工厂他们里面可是有不少堵门绝活,稍微改变一下,就是一个不错的卖点,咱们可以从衣食住行上考虑一下,以民养军。”
“不错,不错,不等不靠,才是咱们正确的发展方向。”听了姜言的话,大领导一锤定音。
“那我们就回去好好的研究一下,看到具体的出路,到时间还请小姜给我们指导一下。”汪领导开口。
“好的,只要有需要我的,我一定义不容辞。”姜言开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