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舒子手书 浩然正气 下】(1/2)
“那日你在庞公生辰宴上的立言让我振动不已,也让我看到了希望。 U.CO更新最快我大汉帝国儒道已经好久没有出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人物了,现如称得上今有所成者也就洛阳的郑玄,他是悟出了儒道神通的,像我和德公,虽说是儒者,但并没有悟出儒道神通来,算不得真真正正的儒道有成。”
黄承彦几句说来,便让蒙楚有些困惑了。蒙楚对儒道并不了解,也就读了些圣贤文章,怎么听黄承彦话里意思,儒家还有着神通?
黄承彦也感觉到蒙楚眼神间的困惑,微微皱了皱眉,他可是听黄月英说蒙楚终日在修行武道,莫不是蒙楚沉心武道,把儒道给忘了吧?
“儒之一道,养出浩然正气成为先天儒生,才算真真正正的入得儒道。有了浩然正气便可修行神通,这浩然正气可不仅仅只能镇邪,修得高明处这浩然正气也能催动种种神通,就如玄道佛道神通,也能翻山倒海。”黄承彦重声说道。
蒙楚闻言有些惊讶,觉得有些新奇,这儒生也能这么厉害?
“我听月英说你在修行武道,修行武道不是坏事,但你可不要本末倒置。修武道可要到了先天武师才能修行神通,而儒道只需养出浩然正气便可修行。”黄承彦强调地说道。
蒙楚一听眼神有了些闪动,心里想到:“养出浩然正气便能修神通?真是这样的话可要比武道快些。”
“蒙公子,你莫要听我父亲瞎说了。”看着沉思的蒙楚,黄月英轻笑着出声来。
蒙楚闻言有些疑惑地看向黄月英,黄月英嫣笑着说道:”你只需问问我父亲现在修出什么神通没有,我父亲可是儒者呢,养出的浩然正气可比先天儒生多得多了。”
黄承彦闻言尴尬地咳嗽一声,瞪了一眼黄月英,恰好蒙楚转头看向黄承彦,黄承彦更加尴尬,再次干咳了几声。
“咳咳,儒道讲究悟性,讲究至简神通,所以我们儒道都是传理不传法,神通得靠自己悟出来。”
蒙楚闻言真想翻翻白眼,靠自己悟出来?这无异于自创神通,难怪没怎么听说儒家有什么神通功法的。世间有几人能通过看一些道理文章悟出神通来的?就算悟出来了,能有多厉害?每一门武道神通可都是经过无数代人不断修改的,是得到实战检验的。这儒家神通自己悟出来,又能有多大战力,能经得住多少考验?
“那个,黄公,我听月英小姐说您最近得到一本什么舒子手书?”蒙楚见黄承彦似乎要忽悠自己一心修行儒道,赶紧转移话题引到正题上。
“嗯,我就是在你封冠典礼那天得到的,是一些江湖人士从南天太域中一处古洞中得到。我向来收一些书籍,名声也传的很开,那几个江湖人士便拿着舒子手书到了我这里来。手书是《左耳怀想录》中的一卷,看笔迹应该就是舒子亲自书写的,就算不是舒子亲自书写,从字间透着的浩然正气来看,至少也是一个儒师书写。”
黄承彦说着便起身走到书架前,从架上拿出一个青铜书盒,把书盒轻放到书桌上,抬手示意蒙楚过去。
蒙楚和黄月英随即起身走了过去,蒙楚心里有着小小的期待。走了过去,只见黄承彦缓缓打开书盒,一股气息一下仆散出来,厚重古朴、大气磅礴。
盒子一开,蒙楚便看到了一卷手稿,有些残旧,上面字体不是很清晰了,看那字体,是中古时期的篆体了。无论是地球时的蒙阳,还是以前的蒙楚都有着一大爱好,那便是喜欢研究不同时代的字体,所以蒙楚识得篆体之字。…,
“英儿,你领着蒙公子去把手洁净了。”如果蒙楚要拿着圣贤书看的话,是要净手清心的。
黄月英闻言便领着蒙楚出书房去把手洗净后回来,黄承彦已经把舒子手书从盒子了拿了出来,摆放在书桌上。黄承彦先前在书房中看书时就已净手洁心了。
“这卷书稿浩气磅礴,字里行间无不透着天地正气,你识得这字体吗?”
“嗯,识得。”蒙楚轻轻点了点头。
“很好,你来观摩一下,也许能有所感悟。”黄承彦对蒙楚说道。
蒙楚深吸了一口气,走到桌旁,捧起了书稿。
“舒子所作《左耳怀想录》在圣贤文章中都是比较经典的了,书中大义炳然,奥理深刻,开悟了很多儒生。”
手稿是残缺的,好多页都不见了,现在手稿第一页是左耳怀想录子思篇中的一段。
“避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书稿上看到的开头几字便吸引住了蒙楚,一种浩然之气似乎随着蒙楚会神望字的一刻,在蒙楚心间萦绕开。
“你做到椅子上好好观摩下,字里意思是其次,主要是感受下字间的浩然正气。”黄承彦看着已经入神的蒙楚说道。
蒙楚一下回过神来,“谢过黄公。”
黄承彦微微一笑后离去,黄月英也转身离去。两人一走,蒙楚立即坐在椅子上,端正身子,闭目存想断掉杂余念头,深吸了几口气后才继续看起舒子手稿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