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田幸村。(1/2)
真田幸村(1567-1615):真田昌幸的次子。关原之战与父亲同在西军,战后被流放于纪伊九度山,逃脱后,投奔到大阪城。在大阪城战役中率士兵与德川的大军浴血奋战,因其战绩被称赞为“rì本第一兵”。
真田左卫门佐幸村,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提起1615年发生在rì本大阪的那场终结战国乱世的大战,就必定要提到这个名字。这个信浓土豪的次子,没有显赫的家名,前半生也从没为任何大名立下过什么值得夸耀的战功,只因为在大阪城下的奋战,忽然在乱世的黄昏中点亮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将星之名在rì本战国百余年乱世间虽然只短暂的闪耀了一瞬间,却由于那一瞬间的璀璨,而永远的在了所有人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永禄十年(1567),昌幸的次子真田信繁(幸村)出生于甲府,幼名御弁丸,后改源次郎。当时几乎正是武田家最为强盛的时代,由于昌幸对武田家的武田信繁非常尊重,他在源次郎元服以后也取名信繁,武田信繁是武田信玄的弟弟,智勇兼备,一直做为副将辅佐着其兄信玄,但是在在永禄四年(1561)的川中岛合战斗中战死(据说他的战死让一些包括织田家的大名召开了家臣会议,号召向他的忠勇学习来着),给他起名叫做“信繁”,这也可能是对源次郎能成为未来的名将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吧。
青年时代的信繁颠沛流离,因为这个时期,为了保存真田家的领地,真田昌幸可谓费尽了心机,不断地与北条家、上杉家、德川家等周边的有力大名互殴、结盟、从属或者背反,天正十三年(1585),昌幸在上田筑城,为了对付德川军的进攻,真田家必须有上杉家做后盾,上杉派须田满亲给真田家矢沢赖幸发信,昌幸为了表示忠诚,七月,决定让十八岁的信繁做为人质前往上杉家,表示臣从,信繁从此居住在海津城,所以他应该并没有参加此年的上田城防卫战,年轻的信繁深得上杉景胜的喜爱,被授予知行,钱一千贯的待遇。
对德川的上田城防卫战后,信繁被从上杉家召回,因为昌幸找到一座更高的靠山,天正十四年(1586),十九岁的信繁又被作为人质到了大坂城,太阁丰臣秀吉也很器重信繁,授予了信繁从五位左卫门佐的官位,并赐丰臣姓,并担任近侍,后来信繁还娶了大谷吉继的女儿安歧,此时的德川家也早已臣服了丰臣,联姻做为大名之间拉关系的纽带,信繁的哥哥信幸任了德川家康的近侍,娶了德川四天王之一本多忠胜的女儿小松,后人认为也是由于婚姻关系的原因,导致了此后亲兄弟间天个一方的命运。
从总体来说信繁人生的前半段并没有什么表现,参加过一次合战对一个生于乱世的武士来说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他真正的和战争结缘是从关原合战中信浓的分战场上田城战开始的,在此之前他的名声主要还是依靠祖辈留下的荣誉,人家应该称呼他为“弹正忠的孙子”或者“安房守的儿子”。
1600年,rì本再次陷入动荡,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为了争夺天下之主的地位再起兵戈,战场就在离真田家领地不远的美浓关原。
在这场生死存亡的争斗之中,全rì本的大名都面临着抉择,真田家也不例外。到底是加入东军(德川方)还是西军(石田方)?真田家内部发生了分裂——真田昌幸与幸村父子加入了西军,而昌幸的长子信幸由于是德川方重臣本多忠胜的女婿,而断然加入了东军,并且连名字都改为了信之,以示与其父断绝关系。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结果是真田昌政治手腕的体现,因为这样一来,无论东军还是西军获胜,真田家都将得到保全。
1600年9月5rì,由于真田昌幸、幸村父子神出鬼没的偷袭,仅仅以一千左右的兵力,把德川秀忠率领的三万八千大军困阻在中山道上,使之没能及时赶到关原的主战场。这样的结果,使得关原的德川家康陷入兵力上的绝对劣势。但天下大势不可逆转,由于石田三成的众叛亲离,西军终于一败涂地。
战后,作为战败者的真田昌幸、幸村父子不得不接受德川家的惩罚。本来,在信浓山中饱受耻辱的秀忠想要处死真田父子以泄愤,但由于立下战功的真田信之的舍命求情,最终将判决改为没收真田家领地,并将真田父子二人发配往纪州高野山,后来又改为在纪州九度山软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