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西汉之江山美色 > 第六十一章 长安见闻 铁矿

第六十一章 长安见闻 铁矿(1/2)

目录
好书推荐: 御劫 神皇纪元 黑暗执法者 无限影帝 火影之鬼人影现 九幽神官 混元金身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天才按钮 神武飞扬

据说,皇帝和大臣都在jīng心思考地理,制作礼乐,寻求合乎《六经》的理论,认为制度一旦确定,天下自然会安定,当然只有天子这样认为,公卿大臣只能附和。大人们清晨入宫,到傍晚才出宫,已经讨论了几年还没有得出论断,没有时间处理诉讼、冤情这类小事。

人们都知道,皇帝王莽就是靠专权而登上大宝,朝中各项事务则尽量独揽,各部门只是按他的指令照办,得过且过,各机要部门、国库、钱粮官,都由宦官掌理。官、民呈上密封书由宦官左右打开,在皇帝左右处理文书的尚书不得而知,他这般戒备大臣,又爱更改制度,政令繁多,本应分派给下属办理的事,下属总要反复请示后才按指示去办,各种事务前后紧随,混乱不清。而皇帝自己经常傍着灯火忙到天亮,还是不能把事情处理完,最终倒博得个勤勉的口碑,这“勤勉”是褒扬还是讽刺就不得而知了。

韩非子说:“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这话堪称千古帝王指南,而王莽自矜其才,以尽己之能为乐事,自诩满朝群臣皆不如己,而每次退朝时朝臣则面有喜sè,心中都是暗道总算又熬过了一天。

李二停留了两天,觉得没有必要再等下去,谁知道会不会跟那些人一样等个几年都没结果,家中还有亲人在呢。

返回钟武后将所见所闻说了出来,除了许县令和曾县尉从孙子那里有所耳闻,其他属吏都觉得不可思议,斗食小吏都知道这样下去不妥,朝中公卿大臣难道不知道么。可在王莽杀了几个劝谏言事的官吏后,再也没人多说什么,只是在一旁事不关己的看着而已。天子的固执和死不认错他们早已见识过,反正天下姓王,自己只需保住官位和xìng命,何必去触霉头。

李云得到回报,倒觉得理所当然,如果不是如此,反倒是不正常,新朝也不会迅速的灭亡!五年前,王莽废汉诸侯王为民,所有刘姓宗室不得为官,刘派豪强怨恨他;三年前大封王姓公侯两千余人,每人得月钱数千,非常穷困,有些人甚至当雇工度rì,王派豪强消极了。再加上一系列激进的狂风暴雨式的改制未能落到实处,士农工商无不深受其害,尤其是权贵大地主们,不怕皇帝耍流氓,就怕皇帝有理想,越来越多的人远离王莽,新朝的统治基础随着这些人的离去越来越薄弱。

这样的大势,李云这只小蝴蝶再怎么卖力地扇动他那纤细的翅膀也难以改变,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如此也好,长安的纳言府一时半会顾不到这里,至于西陵的盐铁衙门,眼下吏治如此混乱,只要有好处拿谁还管你做什么。钟武县的盐官掌管食盐的购销,随便安排个小吏就是,他看重的是县内那个规模尚可的铁矿。

盐铁吏的妻妾在其死后就分了剩余的家产各奔东西,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官位也是靠贿赂得来的,更不会有人为他们出头了。官坊如今无人管理几近荒废,李云完全可以收为己用。

矿山在县城西北三十余里处,距离官道没多远,一个时辰后,李云带着许书嘉和曾昱来到此地。被征来开采铁矿的百姓早就四散归家,铁官一死,里面的小头目也不敢多留,卷起值钱的东西纷纷跑路。官坊内只剩下几个一脸菜sè的匠人,他们靠卖些铁器度rì,可那种劣质的东西甚少有人愿意购买,rì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正有分分东西走人的冲动。

李云相貌衣着都很普通,许、曾二人一身儒生打扮,倒显得气质出众。方才还颓废不堪的匠人,此时满脸喜气的跟在三人身后,前面可是传说中的李府少爷,这样的大人物要来接管此处,那一切都会不一样了。关于李云的众多传闻县内无人不知,他们当然听说过。

在匠人的解说下,察看完整个矿山和官坊,李云不得不佩服那铁吏,就算是正常经营,其中的利润也是惊人的,这样的“金山”被他硬生生的整成如今这般破败的模样,那铁吏的无能和贪婪可见一斑。

“先招募人手将这里整顿一番,修葺民房,然后开始采矿。”李云看着杂乱不堪的矿场,说道:“修一条新村到这里的路,采出来的矿运回去冶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