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月俸 私塾(2/2)
“既然要开办私塾,那就不要只办一个,这样吧,在屯田田庄和各县城,乃至大一些的乡聚内普设私塾,士农工商皆可入学,有教无类,你看如何?”
虽说现在开始做这件事短时间内未必会有收益,可从长远来看,意义非凡,这个时候的文化知识大多掌握在官宦豪族手中,普通百姓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若是天下人都会读书识字,那肯定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曾昱听到这话,有些目瞪口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读书,他几乎不敢想象下去,士农工商这种等级观念深入骨髓,士人才是上层jīng英,这样一来岂不是人人都可为“士”,那不是乱了套吗。
李云当然不知道曾昱的想法,此时心中一片火热,神采飞扬,不等对方回答,立即就说道:“这件事情要做,且一定要做成!”
“大人,广立私塾,花费巨大,并且百姓需要劳作,哪儿有时间去学习。”曾昱看着李云决心已下,顿时有些着急,匆忙之下只能想出这个理由。
“钱粮不是问题,百姓要劳作不假,可他们的孩子呢?而且可以在夜晚学习,私塾完全免费开放,至于教授的老师也是现成的,田庄内有不少文人,正好派上用场。”
说完之后,李云看到曾昱的脸sè有些难看,疑惑地问道:“怎么了?这件事情并不难办吧?”
“还……还好,在下去找许兄商议,定下章程之后给大人过目。”
“好,此事要尽快,没事的话你就去吧。”
李云见状也没有怀疑,他压根不理解此时士人的那种优越感,曾昱的想法在这个时代并没有错。而李云此时正沉浸在浮想联翩之中,由开办私塾联想起许多事情,这个时候的奇巧yín技之学普遍被人看不起,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君子,可李云却急需这样的人才,要想改变世人的想法,就要从一县之地开始。
天凤六年的腊月十五,一场罕见的大雪降临,许书嘉或许是收到曾昱的书信从汝南郡匆匆赶回,不过他首先来到新村汇报那边的情况。
在汝南南边的四个县,除却从大族身上抽出的田地,李府居然又购买了近三千倾田地,买卖过程之中,所谓的“公平买卖”有几分真实xìng就有待商榷了。
事实上,大部分被李府提出购买的土地,地主们在思量考虑之后,半卖半送的让给李府,本身连续的灾年,土地所有者得田地大多是廉价买来的,放在手中也是要等待年景变好,可这么久过去了,即便是这些人也感觉到家底有些吃力。
李云势大,不如用来赚个人情,也算是个交结或是投注,自然是否有刀剑威逼等等情况出现,还真不好说,也没有人敢说。
天灾虽然可怕,只要是组织人力自救,比如说开挖沟渠引水灌溉,灾荒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乃至克服,但地方官府却不做。在李云看来,只要汝南那边的屯田田庄开办起来,边上的地方豪强大族们肯定会看出其中的利益,也会请求和田庄合作,有威慑,有实力,还有好处到手,地方上的实力派们自然知道如何取舍,比如轪县等地就是如此。
许书嘉禀报完工作,犹豫了一下,谨慎地问道:“大人,听说您要广办私塾?”
“是啊,怎么?”
李云的注意力从呈报的文书上转移过来,颇为奇怪的看着许书嘉,看着对方的神sè,就想起那天曾昱的表情,心中疑惑更甚,这两人的才学并不算出众,可眼光还是有的,为何在这件事情上有这种表现。
“大人,在下担心您此举会受到天下士人的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