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赵高(1/2)
我叫“赵高”,原本是赵国贵族,“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国时,作为俘虏,被阉割后,来到秦国宫殿,在秦王嬴政身边,当了一个小小太监,贴身料理,他的rì常起居。我的“话儿”,被无情地挥刀割掉,弄得男不男,女不女,yīn阳怪气,成了一个万万人,不耻的太监。
司马迁曾说过,初做太监的感受,“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rì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此不必我重复。每每想起,被阉割的场面,我就两手双脚抽筋,心跳骤然加速,就像要迸出来一样。这一切都是——秦始皇害的,都是他铸成的,我与他不仅有,国仇家恨,更有切身之痛。
原本,我也应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妻妾成群,儿女成堆,整rì肉山酒海,酩酊大醉,不知今夕何夕。但嬴政灭了我的祖国,而且是用,最狡诈的“反间计”,赵王“赵迁”,这个大傻蛋,偏偏中了秦将“王翦”的反间计,怀疑赵国的最后一道长城——“李牧”,要谋反。派人逼杀了李牧,结果一个月后,国破家亡,自己也成了俘虏。
整个事件中,权臣“郭开”,起了极恶劣的作用,他贪图秦国的,数百斤黄金,rì夜不断地,在赵王身边,说李牧的坏话,最终,耳朵皮特软的赵迁,起了杀心。列宁说过:“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秦王一手硬一手软,武力侵略和金钱收买相结合,两手都不放松,最终仅用了十年,就完成了,秦国六百年,都不能完成的统一大业。
赵之亡,实在亡得窝囊,实在令人不服气,王翦实在太yīn损,光明正大的战场上打不过,却用yīn谋诡计,得逞其yù。我恨透了,贪婪小人“郭开”,实在不明白,这人是怎么想的,国家都要灭亡了,他积聚那么多黄金,有什么用?身家xìng命都顾不上了,还去贪图身外之物。这就像飞蛾扑火,饮鸩止渴,但天底下,就有这等不明事理的人,行之若素。
假如当初,赵迁没有杀掉李牧,那么结果到底如何,就难说了。因为王翦率大军,屡屡被李牧打得大败,他不是李将军的对手。自从“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shè”以来,赵国一直是军事强国,跟偏处西陲的秦国,有得一拼。赵军和秦军,都是在,与北方匈奴骑兵的反复较量中,成长起来的铁军。对手越强大,越能提升自己的战斗力,这是战争的规律。
但说千道万,赵国还是被灭了,赵高还是成了太监,一切已无可挽回,接下来的,是如何报仇?想当年,越王勾践能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报得国恨家仇,我赵高,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况且,如今,我有最便利的机会,秦始皇特别满意——我的侍候,他简直离不了我。
赵高会察言观sè,会曲意奉承,会伏低做小,会替他*(嬴政患有“痣疮”),会满足他一切需要,秦始皇怎么还离得了赵高呢?接近秦始皇,取得他的信任,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要一步一步地,掌控大权。
皇宫里囤积着,六国佳丽,服侍的太监成千上万,我一个小小赵高,不过是敌国俘虏,要爬上高位,是很难的。但是,赵高也有自己的优势,我出生在贵族,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发个言写个稿记个讲话,之类的,手到擒来。而绝大多数太监,都出生贫寒,大字不识一个(国王所以,要用文盲做太监,还有政治考虑,文盲不可能,获得一些政治机密)。
凭着胸中本事,凭着无微不至的周到服务,赵高终于俘获了秦始皇的心,皇帝对他的信任,无以附加,他是最贴心贴肺的人,比臣相李斯还受宠。我终于当上了,梦寐以求的“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中车府令”是皇帝出行车舆的负责人,“行符玺令事”是掌管调兵“虎符”和“皇帝玉玺”,发号司令的人。
整个庞大帝国的百万大军,都在我的掌控之中,秦始皇的所有出行活动,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你说我赵高的权力有多大?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有明白,只要秦始皇活着一天,我赵高,是不可能成气候的。他毕竟是,英明圣武的“千古一帝”,嗜权如命,不可一rì无此“君”。但是秦始皇年过四十,风烛残年,他能躲得过生病和死神吗?
秦始皇当了26年秦王,11年皇帝,38年的生命中,无一时不渴望,长生久视,青chūn不老。他网罗天下方术之士,为自己炼仙丹,访仙药,次次被骗,又永不死心。仙丹里,有汞、铅、砷、硫等巨毒物质,对大脑和五脏,侵害相当大。吃得越多,死得越快。我是怂恿嬴政——吃仙丹,最热心的一个,你大概已明白,为什么了吧?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36年),秦始皇在占卜师的蛊惑下,终于踏上了,第五次“大巡游”的漫漫征程。他此次出行,是想避祸延年,但没想到,却死在了半道。近八个月的路途颠簸,跨越冬夏的严埋寒酷暑,终于令五十岁的秦始皇,撑不住了,他在“平原津”发病,一路急行,赶往咸阳,车队到了“沙丘”,他彻底不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