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海盐难(二更)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海盐难(二更)(2/2)

目录
好书推荐: 给大佬当替身后,我年薪百亿 恶毒炮灰每天都在翻车[快穿] 我演过的角色都是隐藏大佬 失忆后认错老公 这该死的求生欲[穿书] 当剧本杀融入柯南世界 斗罗:这个千仞雪过分谨慎 七十年代真夫妻 影帝爸爸,你女儿从农村来找你了 阴间角色模拟器[聊斋]

郭临川心情不好,恼怒地回道:“定远侯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看我作甚!”

赵瓜这才应下,安排人扫去盘铁之上的盐。

二十灶丁,分工明確,有人从一旁搬过木柴生火,有人检查盘铁,有人搅拌滷水,有人拿起了铲子站在盘铁不同方向。

林白帆盯著盘铁看了看,言道:“侯爷,这盘铁有很多裂纹,该不会是坏了吧?”

顾正臣走到屋檐下,言道:“这不是坏了,而是被刻意分开。刘总催,这盘铁分成了多少块?”

刘十二嘆了口气,回道:“十块,两个灶丁分管一块。待到需要煎盐时,二十个灶丁將十块盘铁拿出来,拼凑为一个完整的盘铁,然后拌泥嵌缝,使用芦辫拦围,这才能煎盐。”

严桑桑问道:“这盐製造出来,很麻烦吗?”

刘十二点头:“確实十分麻烦。”

顾正臣看著忙碌的灶户,轻声道:“你应该听说过,宋时有个诗人名为柳永。”

严桑桑蹙眉:“夫君可是说那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柳三变?”

顾正臣嘆了口气:“那柳永的诗词里不只有风月,还有这灶户,他在《鬻海歌》里,这样写道:『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要製盐,何止是麻烦二字可以说得清楚。”

郭临川、张寻等人听闻,默然不语。

海盐製造的工序不少,需要选择亭场,也就是一块空地,需要清理乾净杂草,敲碎土块,整得平坦,利用潮涨潮落引海水进入亭场之內,有时也需要配合人工方式运输海水至亭场。

之后每天清晨,都需要將草木灰撒到亭场中,通过草木灰来吸附海盐。到了下午时,將粘附有白色小盐粒的草木灰收集起来,然后铺洒到亭场的灰坑里,灰坑底部有管道和卤井相通。

灶丁需要舀海水浇灌草木灰,淋下来的滷水(即高浓度的海水)便会顺著管道流入卤井之中,卤井里的水打出来,便是所谓盐沙。

將滷水装桶里面送至这团房之中,拼凑盘铁,將滷水倒到盘铁之上,起火煮卤,待滷水將干时,投入皂角数枚,卤即结晶成盐。

整个过程费时费力,並不轻鬆。

“这一盘铁烧下来,可以得多少盐,一天烧几盘?”

顾正臣问道。

刘十二回答:“这是大盘铁,一盘可得三百至四百斤盐,昼夜不停的话,可烧五盘,製盐一千五百斤至两千斤,差不多两个半时辰烧一盘。”

顾正臣盘算著。

即便是按最高两千斤算,一个昼夜只能烧四大引。

一团二十人,一年的盐课是一百六十大引,这样算下来,至少需要四十个昼夜才能凑足盐课,不熬夜的话,大致是八九十天,近三个月,

而这仅仅只是煎盐一项的时间销,没算其他工序。

滷水倒在盘铁之上,隨著温度增加,盘铁之上热气腾腾,周围的温度隨之升高,汗水从灶丁脸上不断滑落,可忙碌的人没停过。

大明一年要吃掉五六亿斤的盐,而这些盐的背后,是无数人看不到的、一代代悲苦的灶丁!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