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烟花,十六年(三更)

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烟花,十六年(三更)(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给大佬当替身后,我年薪百亿 恶毒炮灰每天都在翻车[快穿] 我演过的角色都是隐藏大佬 失忆后认错老公 这该死的求生欲[穿书] 当剧本杀融入柯南世界 斗罗:这个千仞雪过分谨慎 七十年代真夫妻 影帝爸爸,你女儿从农村来找你了 阴间角色模拟器[聊斋]

顾治平看著门上贴起的对联,掛出的红灯笼,这才意识到洪武十五年要结束了。

父亲,走了一年多了。

没有任何消息。

奶奶、母亲等人虽然很少在说话间提到过父亲,可顾治平知道,这些人都担心著。只是大家都说笑著,竭尽全力地掩盖著担心,生怕別人的担心加重……

鞭炮点燃了,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如同敲打的棍棒驱赶著只剩下尾巴的十五年。

陡然间一道嘹亮的声音传盪开来,在天空中绽放出绚丽无比的烟。

灭时,黑暗刚至,又被一道烟给踢开……

转眼之间,烟如海,照亮天地,引无数人或走出门,或推开窗,仰头凝望,大人不语,想著什么,孩子在那蹦跳著,无忧无虑地高兴著,胆怯点的孩子则躲在大人的身后,冒出半个脑袋看著烟……

“往年里除夕鞭炮声更重,烟寥寥,今年倒是热闹。”

朱元璋站在皇宫高台之上,欣赏著宫外的烟火。

马皇后看了一眼朱元璋的侧脸,含笑道:“这说明金陵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辞旧迎新也讲究了。当然,这里面数不清的爆竹声,看不尽的烟里,也有陛下对百姓的体贴。”

朱元璋笑了出来,抓著鬍鬚,眼神中掩饰不住的骄傲:“朕可不是效仿宋代皇帝给百姓发钱,实在是国库结余尚多,先赏军之后还有剩余,这才拿了出来赏民。”

“说起来,这些年国库財政好转了许多,而百姓的日子並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困顿,这倒是有些出乎朕的意料。格物学院有一种说法,叫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还说財政当保持一定的增长,方可確保经济持续发展,百姓日子越来越好。妹子可知经济是何意?”

马皇后微微摇头,朱釵晃动:“格物学院里有不少新词新说法,前几日寧国来,还说了一堆听不懂的词,这经济,听著可不像是经纶济世之意。”

朱元璋迈步缓行:“確实不是经纶济世,也非经世济民。他们论述中的经济,大致说的是整个大明的收支状况。律令商学院已经不只是研究商业了,开始转到了朝廷財政领域。”

“已经有进入户部的格物学院弟子抨击户部官员尸位素餐,毫无能力了。说起来,这世道在变,变得有些快了。若是再不学习,朕恐怕连奏摺都要看不懂嘍。”

马皇后跟在朱元璋身旁,並肩而行:“陛下似乎还有几分高兴。”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抬头看向西面天空里的烟:“只要利国利民,朕辛劳一点又有什么不可?在过去,朕以为每年財政维持在一个数额上就够了,多收扰民害民。”

“可现在看来,朕是错的。財政收上来,是可以进行再分配的,朕可以使用財政去做更多的事。比如那山西移民,若是放在以前的財政上来办这事,恐怕事办成了,民怨也生出来了……”

马皇后想起什么,问道:“太子曾说起过,朝廷会在山西进行一场大移民,就在这几年?”

朱元璋微微点头,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今年秋冬里,山西移民两万户,山西布政使司却没做到位,朝廷之策没讲清楚,安置对接没做好,沿途安排没做好,以至於有不少百姓逃了又被抓了回去。”

“原本只是一次利民移民,可偏偏让他们给搞成了人心惶惶,如同押解囚犯,简直是让朕寒心!若不是河南、山东布政使司还做点事,这兴许是一场灾。”

“后续要再移民,还需选用合適人选去山西坐镇主持诸多事宜。妹子也不要怪朕狠心拆散百姓之家,就如秦国,人不过去,何来良田十余万亩?移民,是兴国之策,是长远之计。”

马皇后自然明白这些道理,只是言道:“移民越多,牵扯越甚,总需要选贤用能,方可不损朝廷威望,不耗民心。”

“咱知道,妹子,再过两个时辰可就进入洪武十六年了,你知朕最看到的是什么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