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封赏之议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封赏之议(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给大佬当替身后,我年薪百亿 恶毒炮灰每天都在翻车[快穿] 我演过的角色都是隐藏大佬 失忆后认错老公 这该死的求生欲[穿书] 当剧本杀融入柯南世界 斗罗:这个千仞雪过分谨慎 七十年代真夫妻 影帝爸爸,你女儿从农村来找你了 阴间角色模拟器[聊斋]

汤和深深看了一眼李文忠,却没有开口反驳。

李文忠是开国公爵,他为大明立下的汗马功劳之高,也就那么几个人能与之匹敌,比如徐达、冯胜、李善长等,所谓开国六公爵。

汤和並不在开国六公爵之內,所以李文忠既然说出这番话,自然是有他的考量。

朱元璋没有立马开口,而是沉默著走了一段路,才对李文忠笑道:“他的功劳確实不小,可也用不著你放低身段来劝朕重赏。信国公,你认为呢?”

汤和欠了欠身,认真地说:“臣所得军功,敌死,朝廷封赏,便结了。可定远侯的这份功劳,即便是百年,五百年,这功劳依旧还在。臣不敢左右陛下心思,只是觉得,他两次削爵,两次復爵,如今又为大明做成了千秋之事……”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碧蓝的天空。

確实啊,別人的功劳,封赏下就过去了,一笔帐算清,可顾正臣与远航水师的功劳,不是那么容易算清的。

只要大明存在,只要大明还种土豆、番薯、玉米等,那这份功劳,那就一直在。

“定远侯且不说了,赵海楼、黄元寿、王良、秦松、高令时……这些水师將官,还有那些水师船长,这些人如何封赏,水师的军士,又如何封赏?”

朱元璋询问。

李文忠、汤和对视了一眼。

不討论定远侯,说明皇帝心中有了计较。

赵海楼、黄元寿他们,这些人確实也不简单,这些年来为大明立下了许多功劳,没这些人,顾正臣也无法完成大远航。

李文忠进言:“主要將官,其军功仅次於定远侯,尤其是为寻找土豆、番薯立下大功劳的,当按水师呈报上来的军功册来评判,一阶一阶向下给。也可先敲定寻常军士赏赐,一阶一阶向上加……”

总之就一个原则,要有区別,但中间的区別不能太大,让所有人都认为这样的封赏是相对公平的。

议了一路,返回皇宫,对付了几口饭,朱元璋又召见文官进行商议。

六部尚书、侍郎,被罚俸三个月的不少,这个时候朱元璋问话,著实有些胆战心惊,生怕朱元璋动怒,新帐旧帐一起算。

户部尚书曾泰很是直接:“陛下,户部钱粮有限,能一次拿出来支给的赏赐並不甚多。臣不反对重赏水师將士,只是这赏赐,可否减少钱粮支给?”

刑部尚书开济皱了下眉头,反对道:“钱粮不多给,那算什么赏赐?现如今土豆高產的消息已经震动金陵,用不了多久便会震动天下,所有人都在看著,若是朝廷在这件事上封赏不力,冷了人心,日后谁还敢为朝廷卖力?”

“故此,臣以为当对水师上下,自定远侯至寻常军士、隨从人员,一律重赏。”

曾泰苦著脸看向开济:“那可是两万六千多人啊,这就是一人赏出五十两银钞,那可就是百万之巨。刑部不管家,这是不知柴米贵啊。”

工部尚书薛祥走了出来,调和道:“陛下,土豆產量已定,水师功劳无论如何封赏都不为过,只是户部有户部的苦衷,眼下应该先看户部,到底可以拿出多少钱粮。”

朱元璋看向曾泰。

曾泰哀嘆一声:“陛下,户部年初时划出去一笔钱购置粮草,修缮府州县学,疏浚河道,卫所边镇也要去了一笔,还有一笔被指定用於山西等地——这,户部可以拿出来封赏的,只有一百二十万两。”

一百二十万两,平摊下来,这还不到五十两银钞。

另外,顾正臣、赵海楼、黄元寿这些人,朝廷总不可能只给个几十两的赏赐吧,你就是给个二百两,寒酸的也是朝廷的脸面,世人听闻之后怎么说,那么大的功劳,才给那么一点,赏罚不公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