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三十章 臣有个粗略的构想(2/2)
孟福能带蒙古人悄无声息地入关,换个时间,纳哈出的大军就可能直接出现在长城以內,直逼北平等地。
李文忠是个极负责的人,他走遍边关竟没发现问题,说明要么有人遮掩过,要么確实有些不为人知的隱蔽的通道。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要知道后世爬长城,基本上爬的是明长城。
而现在大明开国才十八年,所修筑的长城十分有限,比如山海关那一段长城现在就还没影子。只不过因为山势起伏,山林密布,许多地方並不適合走人,加上朝廷財力、人力有限,许多山隘並没有纳入边防之內。
在这种情况下,孟福带人走了一条难走的,不为人知的小路进入大明,也不是不可能。
真正令人疑惑的是,孟福是如何將一个或更多蒙古人带到长江附近的,要知道关津之地,必有巡检。
那么多巡检如何都不可能全部做样子,总归有些线索才是,棘手就棘手在这里,人家进入了关內,还把人带回来了,整个过程中没人觉得有问题。
顾正臣见朱元璋停了下来,回道:“去北平,臣没问题。只是最好有个掩护,以免打草惊蛇。”
朱元璋走至过道处,看了看里面的水炉,伸手將阀门打开,见水流了出来,便又关上阀门:“掩护好说,蒸汽机车试车成功之后,第一条铁路也该勘探、规划起来了,相应的准备也该做好,齐头並进,北平那里也应该设一个格物学院。”
顾正臣瞭然,应下:“两个月之后,臣北上。”
朱元璋頷首:“准了。”
顾正臣侧身,让出通道:“陛下,前往西洋的李存远、黄时雪回来了,买下了一些西方贵族,臣有个粗略的构想……”
窗外,梅殷看著里面与朱元璋讲述什么的顾正臣,感嘆不已:“还是先生,咱们谁敢与陛下如此畅谈。”
这话沐春、徐允恭赞同,寧国也赞同。
这些人,没有不畏怕朱元璋的,虽然在朱元璋面前说话也可以做到自然从容,可没人能长篇大论,手舞足蹈的,多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话。
马直將扳手掛到腰后的口袋里,对唐大帆道:“三次检查完毕,这次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唐大帆看向车厢,不知道顾正臣与朱元璋说了些什么,感觉过了许久,两人才从车厢里走出。
朱元璋看向沈勉,言道:“让李存远、黄时雪带人过来吧。”
沈勉应声。
很快,忐忑中等待的李存远、黄时雪等人终於走入了工程机械学院的厂区內,梅里、伊莉莎白等人看著眼前的铁轨与庞然大物,惊得连行礼都慢了。
朱元璋看向黄时雪,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这个女人,还真是个妖精体质,没有一顰一笑,却有风情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