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三百三十八章 北平来了个捣乱的人

第两千三百三十八章 北平来了个捣乱的人(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给大佬当替身后,我年薪百亿 恶毒炮灰每天都在翻车[快穿] 我演过的角色都是隐藏大佬 失忆后认错老公 这该死的求生欲[穿书] 当剧本杀融入柯南世界 斗罗:这个千仞雪过分谨慎 七十年代真夫妻 影帝爸爸,你女儿从农村来找你了 阴间角色模拟器[聊斋]

只要大明主要盐场不遭到严重破坏,囤盐绝对换不来暴利,这玩意的价格想翻几个跟头不太可能。

退一步,这可是北平,京杭大运河还畅通著呢,山东盐场、两淮盐场算不上多远,就是正常运输,送来十万斤盐也就是七八天的事。

十万斤,足够让北平百姓吃一阵子了。

现在是洪武十八年,不是歷史里永乐迁都之后,当下整个北京城的百姓,將城南的那些人算进去,也才十五六万人。

商人嘛,囤货居奇,为的就是赚钱,不赚钱谁还做这行生意。

无利可图,为何囤盐?

在大明,盐由官府严控,价格涨跌幅度十分有限,供应量在那摆著,生產又没问题,不具备疯狂涨价的条件,而且北平城没有炒作盐价的舆论,不存在挤兑风波。

顾正臣能想到的唯一可能,那就是走私了。

草原上,盐值钱。

虽然说大草原之上分布著一些盐湖,蒙古人可以靠著盐湖补充一定的盐,问题是,盐湖的盐提取,主要靠的是自然结晶。

蒙古草原上別说没有盘铁,铁锅都是好东西,做不到大规模煮盐,也没这么多燃料,用草可不好煮盐,至於树木,盐湖周围能有多少树木?

况且盐湖分布很不平衡,蒙古人那么多人,总不可能都围著盐湖放牧吧?

关键是,盐湖的水也不能吃啊。

盐这东西是必需品,每天都少不了,產量有限,只能搞进口买卖,大明不让出口,不仅盐管控不让卖,铁锅也不让卖,茶叶也不行,这就是妥妥的贸易战了……

盐铁茶短缺,是草原上的大问题,十几年来一直没办法解决,苦日子过得並不少,虽然还没到完全没盐的地步,但想要做到吃盐自由那是別想了。

这也就导致了盐在草原上的价值很高。

在大明,一斤盐正常三十文,到了草原,以盐易物,其折合价值可能超过数十倍甚至更多。

据顾正臣所知,常千里走私时,曾用三斤盐换过一头牛,还用一口铁锅换过两匹马。当然,这並不是均价,与不同部落之间的交易,出价不同,但这也足够说明盐铁在草原上的价值多高。

顾正臣回到院中,对韩庭瑞吩咐道:“让人调查下盐商的盐都到了谁的手中,派人盯下出京朝阳门外码头、通州等地的盐,看看这些盐最终运到了哪里,城门盘查也让人留意下,发现超过一引的盐出城则上报,並安排人追踪盐的去向……”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韩庭瑞记下,离开去布置。

闻箏熬好了药。

顾正臣看著一碗黑乎乎的药汤,对门口的萧成道:“派一些生面孔將北平所有盐铺的盐,能买下来的全都买下来。”

萧成愣了下,疑惑地看著顾正臣。

严桑桑疑惑:“夫君为何要这样做,一旦所有的盐被我们买下来,北平的百姓吃什么?”

顾正臣半躺在藤椅里,闭目养神:“倘若当真有人大量走私盐,等著看吧,市面上的盐很快就会补充上来。”

“为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