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怖灵异 > 虹日映血 > 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五十一节 江淮苦斗

第六章中心开花第一百五十一节 江淮苦斗(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2006 仙途剑修 拾魂人 美女老师的贴身高手 魔庭 最强进化系统 魂武无敌 莽荒霸体 屠龙者 神后的叛逆者

由于北方集团军征战北方各省,缴获甚丰。为应对今日的苦战,红军早准备了足够的银两和粮草,沿海几个出海口又可得到红军在庙岛基地的弹药补充。因此,两淮地区的作战中红军地物质粮草是充足的,许多部队经过一个多月苦战的锻炼,战斗力有了大幅提高,红军各部队的配合也愈发顺畅。特别是红军三个主力军,指战员们士气高涨、奋勇杀敌,大家普遍感到过足了打仗的瘾。当然,红军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原本在北方各省的战斗中红军的队伍在不断的壮大,陆浩川始终坚持将部队分成主力军和预备军两大类。在预备军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有人在残酷地战斗中坚定了自己地信念,他们决定跟着红军与敌人战斗到底。根据规定,预备军中这些表现突出的部队就会升格为主力部队,因此主力部队始终保持相当地战斗力。但是,由于是连续不断的流动作战,许多预备军部队没有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部队没有形成战斗力,一遇苦战。战斗力急剧下降。由于伤亡较大,部队又始终在转移撤退中作战,许多刚参加红军队伍的人动摇了,他们不能忍受严明地纪律和艰苦的运动战,他们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们离开了队伍。自从登陆作战以来,北方集团军在攻克京师后的二个月内人数急剧增加。最多时总兵力超过了七万。正定战役后集团军总兵力有所下降,不过随着山东、江苏等地先后被红军所占领。红军的兵力时增时减,始终在四万到六万之间变化。红军在太行山建立根据地,分兵五千;在沂蒙山建立根据地,分兵一万。在两淮地区的连续作战,使红军损失不小。加之经过数时年的平静生活,两淮已成安定充裕之地,百姓不算困顿。倒有不少人认为红军是贼匪,实为天下乱源。红军新到,当地百姓对红军的政策并不了解,因此征兵工作进行地并不顺利,红军的总兵力呈下降态势。

到九月底,红军地物质、弹药出现短缺,海上基地的弹药亦将耗尽,兵员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有消息传到说清军在不断向江苏、安徽增兵。江南的阿齐席也蠢蠢欲动。由于担心安徽的敌人对淮北地区形成合围之势,届时红军将面临陷入敌人包围之中。有人再次向总部建议红军应及时向安徽转移,陆浩川却一直没有离开的意思。对此,陆浩川虽然心中着急,但他认为红军尚能支撑一段时间,再者安徽的情报反映。清军对两淮地区地合围尚未形成,他想在此在坚持一段时间。但是,缺少弹药的红军已经很难抵御敌人的疯狂进攻,红军只能靠不断的反击来打退敌人,伤亡急剧增加。不久,淮安府、海门府先后失守,战斗在扬州展开,可还是没有海军的消息。眼看大量清军已经压向扬州,无奈之下,陆浩川只得执行第二方案。率领全军向安徽转移。

前期在红军与阿齐席所部争夺苏北的同时。陆浩川曾派出几支突击队到安徽境内几个主要地区活动,为后日红军入皖作战创造条件。为了不过早的暴露目标。突击队员们一直没有开展大规模的行动,只是以沿江一带地几个县里开展活动。突击队经常已抗税免征的名义号召乡里,打击豪强劣绅,对抗官府。随着红军在苏北的战斗取得了胜利,安徽境内的抗清斗争逐渐明朗,与苏北接壤的滁州、宿州有几个县先后被突击队率领的起义军占领。安徽总兵刘楗自徐州败回后,深感自己势单力薄,已不足以与反贼对抗,只能派出少数兵力前去平乱。他一边加紧招兵买马,重新组织力量,准备对抗红军入皖。因此扬州附近地滁州、天长、全椒几县始终掌握在红军手中。此后,也正是由于这几个县被红军所占,使陆浩川一直感到红军西出安徽的通道是畅通的,这也是他敢于在江北与清军背水而战的原因之一。但是此番撤退,红军已经没有当初的锐气,人马已不足三万,弹药、粮草缺乏。当红军沿江而走时,在安庆、庐州(合肥)一线遭到敌人重兵阻击,清军仗着早已修筑好的连环工事阻碍红军前进。看清军的阵势,那防御阵地竟也是连成片的战壕,并配有上百门的火炮和相当数量的骑兵,当红军进攻时敌人地炮火能有效地对进攻队形实施打击,一旦红军稍有停顿,清军立即以骑兵为主进行反冲锋。由于缺少弹药,红军的火力不能对敌人形成压制,一连攻了三天都没有进展,后来从俘虏嘴里得知,原来这是上个月朝廷派来地十万援军!这股清军自京师赶到安徽后并未参加江苏作战,而是在安庆、庐州一带埋伏起来,以阻挡红军向安徽突围。

原来尚善攻取徐州后,见江苏的红匪虽然有大量的火枪、火炮,但他们的人数仅四万有余,眼下又是背水而战,只要朝廷大兵接连不断的进攻,红匪终有力竭之时,届时怕他又要向它处逃窜。尚善针对苏北局势,判断红军日后必然要向安徽方向突围,而朝廷在皖境内兵力薄弱,届时皖境必将遭匪涂炭。因此他请求朝廷向安徽增兵,以防红匪突围。随着淮安战事日趋激烈,尚善见红军毫无退意,心里渐渐演生一计:眼下红匪一直在苏北死战,必是想到安徽尚有退路。因此,朝廷大军入皖,不应急于与敌交锋,而应在红匪必经之路上隐蔽埋伏,单等红军上钩。届时朝廷数十万大军再全力合击,必将这些乱贼全歼。他向皇上坦呈己见,康熙欣然应允。这样朝廷向在不断向苏北增兵的同时,十几万大军隐蔽入皖。由于增援的清军大多都参与过四川的战事,他们对红军的战术打法早已了如指掌。清军针对红军人数少,火力猛的特点在安庆、庐州一带构筑了大量的战壕、暗道、暗堡。当北方集团军向安徽方向转移时,前卫部队遭到敌人的突然打击,未能突破敌人的防线。不得已,陆浩川只能组织部队强攻,但是,由于清军早有准备,红军的突围行动一直并未奏效。

听说安徽方面已经将红军堵住,尚善在扬州也加快了进攻的节奏,同时开始四周的清军也围拢上来,这样北方集团军主力近三万人在扬州与安徽滁州一带陷入敌人的重围之中。包围战进行了几天,清军普遍感到红军的火力明显不足。尚善判断红军弹药将尽,他命令清军向红军发起连续进攻。红军只能且战且退,防线日益收缩,战斗由火炮、火枪对决演变成了刀剑相拼,徒手肉搏。清军仗着人数的优势,潮水般的想前冲,而红军只能依靠手榴弹和弓弩、石块来打击敌人,直到双方都缠在一起,嘶喊、咒骂、翻滚、撕扯,一阵抵死的拼杀过后,撕拼、枪炮声渐渐平息后,放眼战场上一片片、一堆堆,沟壑里、树丛间、田野里、道路旁,尸横遍野,层层叠叠,相互撕缠。尸体大多保持着他们战死时的情形,有人身上还插着大刀铁矛,或被枪刺穿了胸部、颈部,满身鲜血、双目圆睁,有些人身陷污泥之中,血水、泥水已让人看不清他的面容,但身上、背上嵌着的大刀刀柄上红红绿绿的绸缎却在随风漂摆。

在望远镜里看着前方惨烈的战况,陆浩川心中焦急,这两天前线接连传来消息,在东面的第三十师伤巨大,师政委牺牲。西面的第一军也受到巨大的压力,伤亡已经超过三千。看来清军已经开始利用红军弹药不足的劣势,要一举将红军聚歼于此。眼下是前有数十万清军围堵,后有滔滔大江阻隔,两万多红军已经被压缩在江边方圆不足五十里的范围内,只要清军再连续攻击几天,防线就可能被清军突破。陆浩川已经开始考虑分散突围了,但是他内心里还抱有一线希望,与吴六奇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四十多天了,眼下每时每刻都可能有新的消息,为此他每天都派出几批人员,乘船向下游去联系海军,同时要力争再坚持三天。

就在这天晚上,终于得到了海军的消息。有侦察员终于在十天前大江出海口外的海面上迎到了红海军,原计划海军要采取分散行动,夜间潜行进入大江。当得知红军北方集团军陷入敌人重围的消息后,亨利命令全军全速前进。为此,亨利派出两艘快船前来报信,预计舰队主力将在两天后到达。

...

目录 没有了
新书推荐: 我在综武摸鱼的日子 舞衣第一季 从红楼开始的时空旅行 暗黑世界历练的林平之 斗罗:靠换装系统拿稳神女人设 崭新时代的领路者 寻夜人 通灵道叔 鱼缸世界 规则怪谈:从死亡高校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