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丽江(2/2)
第二天,和坤带着徐霞客等人朝解脱林而去。现在已经立chūn了。天空蓝得耀人眼目,白玉似的云朵镶着淡黄sè的边,有的在消散,有的在聚集。chūnrì的阳光明丽得使人发醉,亮闪闪的河流穿过两山之间的平坝,扬起细如珍珠的浪花,一路欢唱着流向前方。小河和驿道两边,挺拔的松树和杉树散发着清新幽香的气味。鸟儿在树上婉鸣、撩人心弦。开满油菜花的田野里,成群的蜜蜂在金黄的油菜花丛中飞来飞去,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好一派田园风光,不要说大旅行家徐霞客了,就是周康石这个大俗人也沉浸在丽江美景之中。
路途上并不闷,和坤是个很不错的导游,一路上指指点点,把比较重要的建筑和名胜的来龙去脉都说的清清楚楚。
现在看到的丽江大城,是在洪武十五年丽江木氏归顺大明后,由太祖皇帝亲自下令在老城的基础上改造新建的。当时,木氏为大明攻打占据云南的前元余孽梁王,出了不少力,还被太祖赐姓木氏。当初木老爷为了建好丽江城,可是煞费苦心,在布局上利用本地地形,看好风水,终于形成今天欣欣向荣的局面,而老木家也一直为朝廷所宠信。
丽江城北依象岷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
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街道不拘于工整而zì yóu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三百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简直就是高原版本的江南水乡嘛。
过了一座石桥,沿猴子山西行五里,有一个村落聚集地,都是砖瓦房,原来是一些大小把事的房子,奇怪,怎么让把事们住在一起呢?正常的情况下,应该一个把事住在一个村落,以好好管理底下的农奴啊.
再往北半里,跨过木桥,就通向了解脱林了.再向西南行两里,爬过岭半里,往南就是解脱林了.
到了大门口,有一文一武两个大把事象门神一样站在门口,一见到徐霞客来了,连忙作揖请老徐和周康石等进去.
文大把事相貌俊朗,无江南文人的yīn柔之气,他曾经到京城替丽江进贡,然后还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并得到皇帝的夸奖.他可是在大殿上替木增上书的,不象和坤他老爹只远远的瞧见皇帝.
武大把事身高体壮,面目黝黑,一看就是个威武大将.他的身高估计有一米八五,比周康石还高点,这在西南绝对不多见.而他看到周康石的时候,也不禁多打量了一会,可能是也不常见到高个子吧.
周康石对黑大个也很感兴趣,一激动,就去跟他握手。黑大个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礼节,还以为周康石在试他的手劲呢,于是暗地里用力,把小周的手差点给捏碎了。周康石一身的冷汗,拼尽全力总算把手给抽出来了。而黑大个一直望着自己微微冷笑,像只骄傲的公鸡,宣示着自己的胜利。
拽什么拽,周康石心里大骂,自己好意跟你握手,你却如此,真是不懂事。不过看你是个蛮夷,不跟你一般见识。要说这家伙劲真大,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啊。自己可不能小瞧了明末的人物,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
冬虫夏草在明代初年就流行东(南)亚,价格应该没有太大的漏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