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毒士贾诩(1/2)
听闻灵帝醒来,并且开大朝会,这让朝中百官心花怒放,这灵帝好久没有开大朝会了,莫不是陛下不旦病好了,心病也好了?
带着这个心思,百官早早就站好了班,而这百官中又多了三人,袁绍站在叔叔袁隗后面,曹cāo正在跟曹嵩说着什么,看来这两人都不知道灵帝叫自己来干嘛,最尴尬的莫过于贾诩了,朝中根本就没有他的位置,他只是一个看粮仓的孝廉朗,也不知道小黄门是怎么找到的他。
莫说是小黄门不知道,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一个不入流的小品,奉禄只够养活自己,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知道自己的,更不知道汉灵帝找他来干什么。
“皇帝驾到,百官跪迎。”张让尖锐的声音让朝中百官心中的那一点喜悦都消失个干净,皇帝还是那个荒yín无耻地皇帝,张让还是那个专给灵帝找女人的张让。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张让的声音让百官的心更加的沉入谷底,大家都不是笨人,自然能听清楚张让语气中的喜悦,看来汉灵帝又要出什么祸国殃民的玩意了。
“臣有本奏。”太傅袁隗出班唱到。
“太傅有何事。”看到袁隗,刘鸿心理本能的有些不喜,他的两个侄子,一个袁绍,一个袁术,都可是三国里赫赫有名之辈呀,犹其是袁术,还称帝呢。
“今荆州久缺刺史,政令不达,盗匪横行,上下勾结,,,,(省略五百个字)百姓民不聊生,还请陛下早定刺史,则百姓幸甚,天下幸甚。”
刘鸿突然有了想杀人的冲动,这种冲动不下于他想杀十常侍的心意,腐儒误国,空谈误国,荆州刺史的确是事关重大,但没有必要要从三皇五帝开始谈起吧,难怪历代昏君都不愿意坐在朝堂。
就算是明君,也很少有受得了这种空言的臣子的,所以历史魏王曹cāo才会提出“随意”和“尚通脱”的制度。
“荆州刺史一州之首,须得慎重,太傅有何人选,不妨提来。”刘宏强忍着要睡着的冲动,抬了抬手,眼睛里却shè出淡淡的jīng光,打扫着痿缩在最后面,瘦得一埸湖涂满脸病容的贾诩。
刘宏也就是汉灵帝是绝没有见过贾诩的,莫说贾诩这个小小的孝廉朗,就是朝中有不少大员刘宏也并不认识,后宫有着太多的裸女需要他的滋润了,他没有时间来做记大臣这种小事。
所以刘鸿自从到这大殿以来,心下且惊且喜,又兼着几份哭笑不得坐上这“龙榻”上时,他的眼睛就在不停的打量着众人,犹其是在袁隗喋喋不休的时候,他的目光更多的是集中在与众大臣格格不入的贾诩身上。
甚至意气风发的曹cāo与袁绍他都没有多看,曹cāo虽说是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但在刘鸿心中有欣赏,也有提妨。因为,现在的刘鸿已经不是一个不得志的出生于文史系的打工仔,而是一个处在火山口上的帝王了。
而他的上任老大汉桓帝刘志留给他的是一个快要烂透了的摊子,外戚跃跃yù试的准备着统理朝政,宦官虎视眈眈的觊觑着皇权,历史上的汉灵帝没有办法挽回局面,自己同样也没有办法挽回局面。
自己只是一个文史生,不是一个治国大才,刘鸿内心里无比的相信,自己虽然是一个起点穿越大军中的一员,但自己绝不是那种穿越过去上能治国平天下威逼欧美亚,下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一员。
他要保住xìng命,他要避免汉人优良的血统遭受巨大的耻辱,无法洗刷的耻辱。
他没有这样的能力,他需要人帮助,他需要人辅佐,曹cāo算一个,但曹cāo评语后面的那一句实在是太让人担心了,然而对于贾诩他却没有这担心。
贾诩是三国中最为纯粹的谋士,在三国中也只有他有着改换无数个主子,却都能全身而退的人,三国中没有哪一个谋士有他这样的经历,他是三国中信奉谋人先谋已中的绞绞子。
纵观他的一生,先事汉灵帝,因病还家,遭遇羝人,以谎言逃生,事董卓,后事郭汜,再事张绣,又投曹cāo。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