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奇袭(2/2)
“嗯?王傅的意思是不是说,父皇故意假装答应颉利的请和,派出使节安抚于他,其实就是为了麻痹他,让他放松jǐng惕,以便我大军行动?”
听得李勣的话,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说不通,眼看马上就要彻底打败突厥,怎么可能放过颉利一马,再一仔细思索太宗的行为,当下便猜出了这个可能,还是那句话,大军劳师远征,且经过连番激战已是人马俱疲,此时若是不答应颉利请和,其部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肯定誓死抵抗,到时我军即便取得战事的胜利,也肯定是伤亡惨重。
“对!殿下聪慧,老臣认为陛下就是想让我等将计就计,打他个措手不及!”对于李恪超强的领悟力,李勣很是欣慰,可是随即便又皱起了眉头:“只是如今众位将士俱已知道陛下的停战诏书,这可如何率军北上啊?”
“还是先命众位将军前来议一议吧!”李恪也没有办法,那可是明旨,现在全军皆知,若是抗旨不尊可是死罪,即便他是皇子也不例外,现在也只好寄希望于人多力量大,不是有句话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
“药师已经招呼张公瑾将军前来议事,想必再过片刻即到!”李靖已经沉默了良久,只是听着这师徒两人的对话,此时方才笑眯眯地说道。
李勣、李恪两人俱是一惊,对视一眼,眼中俱是苦涩,原来李靖早就已经看出来太宗的意图,估计连对策都已经想出来了,只是怕两人不同意,特来相试,毕竟这两人一个是副帅,一个更是皇上指派的皇子监军,若是两人俱不同意,计划恐怕就不能够实行了!
就在三人之间气氛有些尴尬间,张公瑾已经走了进来,缓和了其间的气氛:“可是陛下有诏书下达?”
“连夜请将军前来,正是为了此事!”李靖忙道:“颉利虽然大败,可是他手中的部属仍然不少。如果让他逃到漠北,到时我军不熟地形,恐怕很难再追到他们。现在,陛下现在答应颉利的请和,且派使者带着诏书前往安抚于他,颉利必然放松戒备,现在若是挑选出jīng骑一万,带齐干粮,必可以大败其部,甚至擒拿颉利!”
“可是陛下已经下诏书允许他们投降,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可以出尔反尔,再次发兵,这不是背信于人吗?”张公瑾却是不同意。
“呵呵……张将军不必多虑,此为陛下智谋!假意招降,实为麻痹,此次真正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张将军忘记了汉王是如何消灭齐国田横的吗?”李勣却在旁边笑道,帮李靖解释。
“如此,末将领命!”
计策既然已经定下来,李靖遂领兵蹭着夜sè出发,李勣领军随后出发,李恪随同李勣出发。而与此同时,颉利见到了大唐所派往的使者,十分欣喜,戒备之心全无,大肆的犒赏全军。
李靖派大将苏定方率领二百骑兵作为前锋开路,乘雾而行。当突厥的探兵发现异常,慌慌张张回报之时,李靖所部距离突厥牙帐已经只有六七里之遥。
李靖大军到达颉利牙帐,突厥几乎没有抵抗之力,一阵激战之后,打扫战场。此次斩首万余级,俘获男女十余万,获得杂畜十余万头,其中隋朝和亲突厥的义城公主被杀,世子叠罗施被抓获。
“禀报将军,颉利已经逃跑了!”一位士兵来报。
然而李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没有太大的反应:“我们不用管他,好好打扫战场,等着李勣将军的到来吧!”
而这边,李勣的部众已经截住了匆忙逃奔的颉利等万余人,颉利一时进退不得,其大酋长率部落投降于李勣,李勣此次俘虏突厥兵众五万余人。可是却单单跑了颉利!
索xìng,狼狈逃窜的颉利在冲出李勣的包围圈,逃往吐谷浑之时,被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抓获,被送往长安。
从此,大唐收复定襄等地,从yīn山北至大漠,都划归大唐帝国的管辖之下。
贞观四年二月,攻克突厥,太宗下令大赦天下。
贞观四年三月,大唐四方边境的各族君长齐集长安,于大唐朝堂之上,请奉大唐皇帝陛下为天可汗!
【汉王与齐王田横】汉高祖刘邦消灭天下群雄,一统天下。只有齐国还持兵重镇,zhan有齐国辽阔疆土。刘邦遂派谋士郦食其前去说服田横归顺大汉。恰时,汉王韩信不知刘邦此举,正在率军攻打齐国都城,田横以为自己被蒙骗,遂烹杀了郦食其。后携带五百壮士退守海岛(现名田横岛,在山东即墨)。此后,汉高祖曾派人前往海岛劝降,均被田横拒绝。刘邦还是担忧田横rì后成为心腹大患,并颇知田横深得人心,遂下达诏令:如果田横归顺汉朝,便可以封为王或者侯;否则,将派兵将岛上的人通通杀掉。田横为了保存岛上的五百壮士的生命,便带了两个部属,进京向高祖投降。到了离京城不远的地方,田横还是不堪忍受丧国之辱,自刎而死。部下拿他的头颅去见汉高祖,汉高祖用王礼埋葬田横,并封两个部下做都尉,但那两个部下在埋葬田横之后,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旁。汉高祖派人去招降岛上的五百壮士,但他们听到田横已去,便集体自杀,表示他们对君主的忠诚。他们死后,天空骤然出现了罕见的海市蜃楼,以示五百壮士的烈举动苍天,泣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