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杀胡儿 > 第六十一章 竖旗(一)

第六十一章 竖旗(一)(1/2)

目录
好书推荐: 传承魔尊 鞭墓戮尸 古一大帝 我的幻想乡之旅 英雄关 彷徨过后 虚祖 善良法则 洪荒造化 地噬天炎

中国不适合重骑兵地发展,这是傅熙突然想到的,为什么在中国晋末至唐出现了重骑兵却最终消亡了呢?

有人归咎于战马,有人归咎于国人身体素质,也有人归咎于战争,这些都是不可能的。重骑兵在中国消亡,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适合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

这一点从中国的兵书战策就可以看出,孙子兵法之类的书大多教授的是战略方面,而至于排兵布阵之类,却很少流传下来。

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太大了,人口太多了,正所谓“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是一个战略中国,而不是战术中国,所以也只有rì本那样的弹丸小国苦研战术。

战术上的胜利永远代表不了战略上的胜利。战术乃是将道,战略才是王道,所以古人夸赞某人军事上很有造诣,叫做“胸有韬略”,韬略指的就是战略。

重骑兵集体冲锋,很威武很热血很震撼人心,但这是“看上去很美”,它舍弃了骑兵出现的初衷,那是就是机动、灵活、突然、令人措手不及。

举个例子,一千重骑兵去冲击敌人阵地,和一千轻骑兵断敌人粮道,那个战果更好,更有意义呢?很显然是断粮道。

傅熙想到破石勒的方法就是,在后世被人检验过的,非常出名的骑兵“闪电战”,元朝凭借这个方法,打下了四千万平方公里。

如果说石勒纯熟骑兵的话,那么成吉思汗则是骑兵大师,石勒仅仅是刚摸到门槛,他还不是天才,只是从底层经过生死考验,有着野兽一般的本能。

傅熙兴奋地来回踱步,不错,就是这样!傅熙猛地停住脚步,咦?五胡乱华时期,正好适合一个方法用在这里。

卫玠等人疑惑地傅熙激动地样子,郑系不禁问道:“主上到底想到什么方法?”,裴宪、荀倬、华俊也期待着傅熙开口。

王承清咳一声,不动声sè地看了看满脸期待的裴宪等人,“主上大概尚未想透,改天再说这个也不迟”

卫玠悄悄拽了拽郑系,郑系了悟,立即闭嘴退到一边,傅熙此时想到的办法,应该就是以后的独特战法,被裴宪等人听了去,毕竟不好。

气氛一下子冷淡起来,裴宪是聪明人,哪里看不出为什么,略显尴尬地说道:“荀兄、华兄,我们改天再来找世民、叔宝畅谈吧”

裴宪、荀倬、华俊朝众人一礼,转身离去,傅熙此时正沉浸在自己的想法当中,连裴宪离去都没发觉。

王承、卫玠、郑系等人站立一旁,静静看着傅熙,傅熙时而皱眉状,时而恍然大悟状,甚至愁闷地撕扯头发,整个人跟魔障了一样。

此时点将台下,一个军士跑来,王承连忙让人止住他,郑系不解地问道:“安其兄这是为何?说不定有紧急地事呢”

王承肃声说道:“就算天塌下来,也得先等着”,郑系眉头一皱正想辩驳,卫玠挥手止住郑系说道:“世民此时跟读书一个道理,有道是书读千万遍,道理自然明。厚积薄发,一朝悟道,就是这个道理”

刘隗点头笑道:“正是如此”,王承捋着长须笑道:“二位与我不谋而合,不愧是清谈席上的名士”

直过了两个多时辰,傅熙突然起身昂首大叫几声,继续大笑道:“我终于明白了,就应该这么做!”

王承沉声说道:“主上想明白了什么?”,傅熙将头发捋顺,大笑道:“诸公相不相信,有一个人率领十几万人马,仅仅数十年的功夫就打下了五个晋国大小的土地?”

十几万人马打下五个晋国大小的领土?众人猛摇头,开玩笑嘛!现在已知的地方也就是北到贝加尔湖,南到交州,加起来也没有五个晋国大。

“那你们相不相信有个没习过武,没看过兵书的书生,十一年间,扫除鞑虏、驱逐对手,只凭智慧一统两个晋国大小的领土,傲立寰宇,竟令百姓膜拜,夷狄不敢轻辱?”

众人又是猛摇头,就算是始皇帝也是凭借了祖上数代人的积累,令百姓膜拜?开玩笑!除了三皇五帝,还没出现过这样的帝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