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温州难民(1/2)
第二章:温州难民
相对于以前在七匣村的生活,如今能安身于县城里真的是相当难得了。所谓人心思安,安居乐业永远是老百姓最大的企盼。
尤其是这永丰县,月前才惩治了恶官张不花,如今的陈县令原来是陈县丞,为官清正、功在百姓,自然一片祥和,蒸蒸rì上。
虽然风不调雨不顺,但县仓官粮囤积,粮商也平价售粮,更有批外来人,不久前在城里开设了两家米粮铺,米粮供应不断。不就是这样么,只要能吃得饱,又不会受到压迫,对于这些平民百姓来说,已是大大的足够了。
刘尚牵着小七,缓缓的走在人群之中,不紧不慢。小七总是一蹦一跳的,不知是跟三哥在一起开心着呢,还是因为跟不上三哥的步伐,故而为之。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小七怎么地那就怎么好!
刘三虽是不满15岁,脸面却不显稚嫩,身高也不算矮了,放在今天来说大概勉强也有个172公分吧,总算是还有发展空间的嘛!皮肤略黑,许是常rì奔波所致,身形也不如初来时偏瘦了,毕竟也“养尊处优”了月余,年轻人嘛,吃得好固然身体好了哈哈……
小七的一身行头是银花帮忙拾掇的,本来银花是想帮小七稍微打扮打扮的,不过刘尚没同意,小孩子嘛,根本没有必要,只要整洁干净就好。所以小七仍是极普通平常的短打,不过较之以前稍微鲜艳了些,头上不长的头发,也简单的梳理了下。
此刻二人手牵手东张西望,好不自在,尤其是一蹦一跳的小七,要是手里再拿上一根糖葫芦那就更得意了吧?
刘尚这大半个月每天都会陪小七来街上逛游一番,说实话要不是小七年纪太小,刘尚肯定会带着小七一起出门的。刘尚也舍不得丢下小七,独自远去。再说好像曾经是有允诺过小七,以后到哪都会带着小七的吧?
没有办法,那就只好在临走之前好好陪陪小七把,好在刘二哥县衙当职,家里也有银花、小根子,甚至还有许大爷,想来小七也不会太无聊,更不会出什么事的,或许蓉儿小娘子得空也会过来陪小七戏耍的吧,这样想着,刘尚宽心了不少……
两人正漫无目的的行进着,却是看到前方不远一群人围观着。如今这时候还能发生什么事么?刘尚好奇便抱起小七也走了过去……
“女娘子,行行好,给娃施舍些吃的吧,女娘子……”
刘尚稍一使力便挤了进去,却是看到一老汉大概50多岁,面容枯槁,神sè慌张。旁边一妇人,虽是发丝凌乱,衣衫破败,却是不难分辨乃是一个年轻妇人,手里还抱着个婴孩低头站在一角。而中间站着的女娘子,似乎是很惧怕似得,偏头不语。女娘子旁边的应该是侍女吧,挡在老汉和女娘子中间,似乎也有点为难之sè。
老汉似乎看出了女娘子的为难,只好跪了下去,点头说道:“老汉实无恶意,恳求女娘子施舍些吃食吧……”
女娘子见老汉跪了下去,顿时也慌张不已,直是大叫着“莲花,莲花……”
刘尚这才看清,这不是秋娘和她的侍女莲花么!既是熟稔,可不便就此离去了。刘尚架着小七就走了进去,对围观的人说道:“众相邻自去,自去吧,此间无事,且都散了吧……”
一众围观之人本想秉承一贯的看客传统,不yù离去的,却是看到一队巡检悠悠而来,这可不好,未免惹祸上身,还是闪吧……
秋娘听到刘尚的声音,稍稍偏头一看,见是三郎,心下大定,便挪步藏在了刘尚身后:“有三郎在便好。”
秋娘是因为莫云生的缘故才和刘尚相识的,当rì刘二和刘尚一起拜谢莫云生谢意时,就已互作介绍了。只是莫云生等并不知刘尚便是那小乞丐罢了。
可刘尚却是知道秋娘的为人,见此情景便吩咐那老汉先行起身。候那一队巡检悠悠而过,刘尚才开口问道:“城中居民皆有余足,不知道大爷为何索求施舍?”
老汉听到问话便又准备跪下去,却是被刘尚喝止了。刘尚不明白为何会有乞讨一事,却是对缺少吃食的无奈心有戚戚然,毕竟几个月前,自己就是这样的!
刘尚放下了小七,微微含笑:“大爷但说无妨,小子也当不起此等大礼的……”
“老汉等是从外乡来的,一路行来,村无余粮,城不放进,前几rì到了这永丰县,便在城外暂歇。只是多rì未曾进食,儿媳也断了nǎi水。今晨见城门大开,只好带着儿媳前来试试,幸好城门吏未做拦阻,只是也不敢在官差守卫眼皮下乞食,便上得街来。刚好见女娘子缓缓行来,但见女娘子娉娉婷婷,风姿婀娜,必是大户人家,也必是菩萨心肠,这才……”
秋娘听了老汉的说话心下触动,当然秋娘不是因为老汉对自己的一番夸赞而有所动,实在是因为眼前的老汉,还有那年轻的妇人竟是如此多舛,于心不忍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