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酣战之后(求收藏)(1/2)
经过一个下午的酣战徐阳昨夜本就彻夜未眠在作战中又受伤,也不知道是失血过多还是神经绷得太紧,等待左宝贵和聂士成先行开拔回军牙山,他竟是直接软到在地陷入昏迷。
作为一名现代人,在没有生存压力逼迫的环境里面除了为钱而烦恼之外根本没有其它的压力,徐阳的家庭是属于那种不是很有钱但也不需要为钱而烦恼的小康之家,唯一烦恼的是女友问题,除此之外基本上还算悠哉。
在经历穿越之初,徐阳没有时间去思考太多,每天除了收买军心就是担忧甲午战争爆发后该何去何从。他了解到身边的环境,第一个想法绝对不是该怎么在甲午之战中扬名立万,而是如何保证xìng命,因此也一直表现得极为反常。
有了一点实力后,徐阳有时间思考了,他真的想做点什么,不然也不用回到汉城。
当徐阳听说“济远”和“广乙”两舰护航后不会返回而是停留在仁川时显得十分开心,因为“济远”和“广乙”两舰不返回也就说明丰岛海战不会爆发,rì军没有切断在朝清军的海上运输线。那么历史已经被改变,或许甲午战争也会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改变而有一个新的局面?
但是接下来的发展依然显得那么地恶劣,满清朝廷仍然在强硬与软弱之间徘徊,北洋衙门没有在战争爆发后应对的能力,如此尽管有一点点小小的改变,历史的轨迹还是按照固定的路线在走。
其实徐阳明白一个人无法改变一个时代,一个初来咋到什么都不甚懂的人更加无法去改变一场战争,但是他还是想着要做一点努力。
他来了,即将参与近代历史上对中华最为重要的一战。
他来了,虽然努力在做,但是对溃烂的局势仍然是杯水车薪。
他来了,在局部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战略层次上却无能为力。
若说,谁可以在“初来咋到”的情况下马上左右一场战争,短时间内改变弱势方的不幸,那只能说“他”不是人,是神,要么是无所不能的神,要么就是有幻想症的神经病。
胜利不是平白而来,尊严不是随手取得,那需要时间,需要付出,需要努力!
疲惫外加上流血太多,徐阳昏迷后竟是发起了高烧,这样一来让吕炎、蒙昭、林原等人乱城一锅蚂蚁。
对于这些新锐军官来说,徐阳的形式方式十分对他们的口味,也正是因为徐阳表现出来的杀伐果断和潜在的大汉民族主义,他们才渐渐地被徐阳所吸引,并愿意为之效命。
这个时代并不缺少爱国者,他们见识到西方国家的强大之后总是希望能够做一点什么来改变中华目前的不幸。
当然,有着更多的人被满清“奴役教条”的洗脑,信念就是忠于满人朝廷就是忠于中华。
满清的闭关锁国本来就是害怕国内的无知平民与外界接触多了生出反抗之心,推翻几百万统治四万万人的局面。但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满清十分不情愿地无法再进行闭关锁国政策,随着国人与外界接触的频率变多,满清的统治也越来越不稳。
在满人入关后,留头不留发的政策已经杀绝这个民族的坚贞之士,留下的不是中庸就是屈恭卑微之人,再有康熙时的*,乾隆时期的大量清洗,反抗的种子在中华大地基本灭绝,一般有反抗信念的大多是从国外归来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