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第一商店(2/2)
然而,村里的没有搬走的地主们,就不在乎钱了,都是按照最高限量来买的。就是数量太少,想走后门买都买不到。黄老爷子家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他在这店里,同样买不到。
最后,还是张汉军知道这个消息后,主动送了几张计划券给了黄家,说“买是买不到的,我把分给我的那份计划券让给黄老先生吧。”这让黄老爷子很是过意不去。
而商店里那个毛血旺就极受村民们欢迎,一斤只要二十文钱。只是数量太少了,一个人一个月定量为半斤,超过了数量,拿再多的钱来也没有用。商店里的“营业员”基本上都是认字会算账的小姑娘,她们还跟顾客说“这种毛血旺非常好,特别是对女人和孩子有好处,对孕妇呢则更好了。”听了这话,老实的村民们大多买回去给家里的女人和孩子吃了,男人们只尝了一点点儿。虽然这只是毛血旺,但是毕竟沾到了荦腥不是。
当然,村民们买得最多的还是粮食,现在大家手里有点钱,商店里有粮食买,价格也不太贵。不管买什么种类的粮食,每个人每月只给十斤的计划,多余的一两都没有。村民们买回去以后,跟粗粮掺合着,再加些野菜什么的,这个季节就对付过去了。
其次是jīng盐,这里卖的盐真好,细细的,雪白雪白的,价格也很便宜。要不是严格的限量,很多村民都想把这里的盐全包下来,这要拿到外面去卖,至少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钱!看来,一直生活在深山里的村民们,也不是没有商业意识。
现在村民们受商店政策的影响,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你家什么什么还有多少计划,当然问得最多得还是粮食的计划,计划数量甚至成了衡量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标志。对呀,计划剩下多的人,家里肯定有粮啊,有粮哪还不是富裕。
所以商店一开张后,效果马上就从村民们脸sè上看出来。大部分人家都能吃饱了嘛,虽然吃得都是掺着jīng粮的粗粮和野菜,但是毕竟能把肚子填满了。
过了些rì子,工地上干活,大家基本上没有晕倒了,而且脸sè也好多了,无jīng打采的蔫样也顿时为之一改。这样一来,各个工地的活又重新出现热火朝天的场面,工作效率也着实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