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乱世之根本(2/2)
这边专门锯木板的工人,虽然用比以前好得多的巨大锯子,一共要用四个人才能拉得动的锯子,很顺手,也很省力。但是锯木板的工作还是非常消耗体力,非常辛苦的。那些工人,天天都被汗水浸湿了,一天下来,累得就不想动弹。工棚里,李相公安排了人专门烧茶水,加点心,。张相公,还把这些人多发了些钱,叫做什么“补助费”。
终于,十几天以后,在四个修路队高强度多点面紧张施工下,那种特殊的路已经修好了一段,一个煤矿点到西山脚下全线贯通。
木材加工厂里那种奇怪的没有盖子的箱子,大家现在终于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了。这种底部装着小铁轮的箱子,在地上是不好推动的,但是,在相公们的指导下,装在路上的铁轨上,却非常好推动,轻轻一推,能滑出好远。要是下坡路,根本不用推就能走。相公们叫这种车子为“斗车”,可不就是能装几十斗货物的车子嘛。
四个修路队,现在作了些调整,从里面抽出一些体质差一点的人出来,足足有三十多个。他们负责把所有的斗车装上铁轨,用绳子拉着,每人能拉两个斗车,向十几里外的煤矿上去。
过了没多久,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从山上顺着轨道滑下来的斗车,风驰电掣,快极了。滑到山下的窑厂边的空地上,才慢慢停了下来,斗车里都装满了乌黑发亮的煤!
这边,立即有工人上前,把斗车拉到指定的地方,拨掉底部的插销,翻掉上面的木头箱子,三四石煤就倒出来了。陆续又有斗车下来,不一会儿,空地上就堆了好大一堆煤。
这时,很少见过新鲜事的村民们沸腾了,人们惊叹起来,原来还能这样干活呀。这些煤如果靠人工去挑的话,就是三十多人累死累活地干几天,也不可能挑这么多回来。过不了多久,全村都知道了,西山下出了新闻,大家都跑过来看热闹。
就连黄老爷子和侯恪都没免俗,也到西山这边来看。黄老爷子看了这套装置,赞不绝口,对在这里监工的赵星驰树起了大姆指,说“如此jīng巧之物,如何想出来的,如何做出来的,你们怎么就知道这么做有用,而不会在半途中发生倒覆?”
赵星驰是临时到这里来监工的,他笑了笑说“这是石相公想出来的。为什么不会发生倒覆,是因为所有的细节,都经过他周密的计算。每一段路,都是按照他计算的结果去修筑的,当然不会发生问题了。”
黄老爷子说“这样的东西,还能算出来?你们真比诸葛亮还厉害!”
赵星驰哈哈大笑着说“我们不是诸葛亮,这也不是掐指算出来的。诸葛亮的那是算术,非常简单的算法。我们用的是数学,非常高深的一门学问,天底下一般的东西,就没有数学算不出来的。就连诸葛亮也不懂这门学问。”
本来跟着赵星驰跑腿的黄修家,这时眼睛里闪着光,石尧剑,石尧剑,他记住了。等没人的时候,他就向赵星驰提出来,要跟石尧剑去学做工,特别是要学那个十分高深的数学!石尧剑是赵星驰的监督人,赵星驰可不敢得罪了他,就像张汉军不敢得罪自己一样。见这个跑腿的想投奔石尧剑,赵星驰只是干干地笑笑便答应了。
而那个侯恪,见了这种新奇的东西。虽然的确很好用,但是这东西跟他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他认为:这东西会把老实的村民带坏的,以后大家都会顺着这个路子去投机取巧,就会变得jiān滑,世风再也不能保持以前那种淳朴了。
儒家一直以来讲究的就是个本本分分,该做什么事的,就一定要去做,不该做的事,绝不能雷池一步。中庸之道嘛,就是要不偏不倚,所以儒家这种先天不足导致了整个文明的固步自封!
对侯恪来说,应该讲,这些jīng巧东西的危害程度比伐光北山上的树还要厉害!
然而,毕竟这个寨子已经被他们买下来了,怎么做应该是他们的事,自己作为一个外人是不好多嘴的。如果自己还是一个官身,当然可以拿出官威来,把这个作乱的源头坚决地毁掉,并且还要把这些人抓起来。
现在自己不是没有官身了嘛,为了这个小山村的事去求以前的同僚帮忙,侯恪也觉得没多大面子。他知道,现在的同僚都很忙,剿匪还剿不过来,哪有jīng力管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只要他开口说了这事,同僚们当面肯定会答应的,但也肯定不会来处理这事的。
侯恪没有办法,只好当众怒骂道“奇技yín巧,乃乱世之根本!世风rì下才出jiān邪!”说完,也不跟黄老爷子打招呼,拂袖含怒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