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97章 波澜再起

第497章 波澜再起(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第497章 波澜再起

每一个冬天对老人来说,都是一道坎。

撑过去了就能多活一些日子,撑不过去就没了。

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每到冬季,十里八村办丧事的频率比往常要高一些。

二十一世纪尚且如此,更別提古代了。

就连权贵之家,都无法违逆这种规律。

就在冬至这天早上,信国公汤和的嫡孙汤晟,身穿孝服入宫报丧。

汤和没了。

朱元璋呆立半响,侍者想要提醒他,却被马娘娘给阻止了。

她太了解朱元璋和汤和的关係了,此时最难过的非他莫属。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过了一会儿,老朱终於回过神,然后就见他就怒嚎道:

“汤和,你怎么敢死啊。”

然后不顾侍从阻拦,拔腿就往宫外走。

马娘娘既悲伤又担忧,连忙让人跟了上去。

內侍找来御攀,想让他坐上去,却被他一脚给踢开了。

朱元璋就这样一路步行走到了信国公府。

等到了目的地,他反倒恢復了正常。

在汤家人的引导下,来到了汤和的寢室。

朱元璋仔细端详老朋友,见他面容安详平静,知道是寿寢正终,心中好受了一些。

然后將汤晟等人都摔了出去。

等人都离开,他再也忍不住悲伤泪水奔涌而下,身躯也突然变的僂了许多。

“咱还以为你能多活几年—”

“咱还计划著,等明年天暖和了一起回濠州看看。”

“人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咱们也算富贵了,不回老家显摆显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哪成想,还没来得及说呢,你就先走了——·

“你放心的走,先去前面帮咱探探路,等咱下去了再去找你。”

“后事你也不用担心,有咱在呢。”

“咱知道你想把封国放在炎洲,只是大明需要你们做表率,所以你一直没开口。”

“这次咱也一併给你办了。”

“等你丧事办完了,咱就让雄英在炎洲找一块肥沃的地儿,封给汤晟.“

他说话的功夫,其他接到通知的亲朋也陆续赶到。

安平侯府和信国公府离的很近,陈景恪是第一批赶过来的。

得知老朱在里面,大家都站在门口,没有打扰他们君臣。

徐达作为长辈,將汤晟叫过来,仔细询问了事情经过。

前一天晚上还好好的,今天早上再去看,发现人已经没了气息。

徐达眼眶泛红,强忍悲伤道:

“寿寢正终,这是喜丧,信国公是个有福之人啊。”

其他诸如冯胜、傅有德等人,也都深以为然,甚至有些羡慕。

人不怕老,怕的是病痛、痴呆、瘫痪等等。

不但受罪,还会让人丧失最后一点尊严,最后恋屈的死去。

能无病无灾寿寢正终,就是最好的结果。

况且今年汤和七十三岁,年龄不小了,说是喜丧一点不为过。

陈景恪说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信国公还是没跨过这道坎啊。”

听到这话,冯胜心有戚戚焉,因为他今年正好也是七十三。

希望自家能撑过去吧。

就算撑不过去,也希望能如汤和一般乾脆利落的死。

很快老朱从屋內走出来,眾人连忙去见礼。

陈景恪有些担忧的打量了他一下,发现他眼眶通红,嘴唇微微哆嗦,显然情绪还处在激动状態。

不过理智还算清醒,大声的说道:

“都来了?去和他道个別吧。”

眾人这才顺序入內,与汤和道別。

等眾人再次出来,老朱说道:“咱答应汤和了,將信国放在炎洲。”

“现在他人不在了,你们这些当兄弟的,可不能置身事外。”

还没有过了丧期就谈论此事,是不合时宜的。

但大家都知道,老朱这是说给汤和听的。

要说汤和还有什么遗愿,恐怕也就只有分封这一桩了。

现在老朱当著他的面,將此事確定下来,算是完成了他未了心愿。

以此来送他最后一程。

“汤和的爵位,本该由汤鼎继承,他也是个好孩子。”

“可他却是个没福气的,早早就没了。”

“咱大明遵循嫡长系继承制,信国公爵位该由嫡长孙汤晟继承,待丧期过了就去把手续办了。”

汤晟感激涕零,跪下叩首道:“谢圣皇陛下。”

然后又冲屋內喊道:“爷爷您看到了吗,圣皇他老人家来看您了。”

老朱心一酸,再也忍不住眼泪流淌而下,其他人也都潜然落泪。

陈景恪靠过来小心的道:“陛下,您保重身体啊,还有信国公的后事也等著您安排呢。”

老朱抹去眼泪,说道:“天德,天德呢。”

徐达上前道:“上位,我在这呢。”

老朱抓住他的胳膊,说道:

“汤和的后事就交给你操办了,咱在皇陵给他留的有位置,就葬咱旁边。”

“不用大操大办,但也不能寒酸了。”

徐达说道:“您放心,我一定让信国公风光入土。”

接著老朱挨个与老臣交谈,叮嘱他们保重身体。

最后才在眾人的劝说下,返回宫中。

之后在徐达的操办下,汤和葬在了孝陵。

老朱在孝陵预留了许多位置,给他的老部下们。

汤和的墓位排在第一个,其后是徐达、常遇春等人。

本来李善长应该排在第二个的,只是因为黑歷史,他只能屈居这几人的后面不过总体来说,依然是前几名。

汤和的去世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这群老臣,对於朝廷来说並没有什么变化。

朝廷的各项工作,依然在有条不的进行。

元日(大年初一)这天,朱雄英出面举办了盛大的元日大朝会。

参与人数达到了三万余人。

其中藩属国和各势力的使节团,就来了近三百多个,总人数超过八千人。

其中一百四十多个使节团,是从安西来的陌生的面孔。

这些都是朱打贏决战,选择成为大明藩属的国家和势力。

金帐汗国也派遣了使节团,並且忽格鲁特还將九岁的嫡长子阿合马,送到洛阳为质。

当这些势力的代表,在承天门一起参拜明皇的时候,无数人为之热血澎湃。

九天闔问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

这才是真正的万国来朝。

到了这会儿,大明才算真正完成了汉唐伟业。

朱雄英倒是很清醒,说道:“汉唐乃开拓者,而我们不过是在重走前人的道路。”

“所以我们的功绩依然远远不如汉唐,诸公不可骄傲自满。”

“希望將来有一天,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喊出那句,远迈汉唐。”

这一席话,说的群臣更是心潮澎湃。

谁又不想参与一场盛世的创造呢。

新年过后,变革的大幕正式拉开。

旧机构的拆分重组,新机构的设置,官员任命与调整整个国家都在围绕此事打转,其他所有的事情,都要为此让道。

李善长等老臣再次被搬出来,前往各个地方坐镇,指导变革工作。

不只是文臣方面,军方也在进行调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