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28章 朱老四犯忌讳

第528章 朱老四犯忌讳(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第528章 朱老四犯忌讳

漠北,冠军城。

朱棣看著手中的报纸,大笑道:“哈哈二哥三哥终於会师了,我估计最高兴的就是二哥了。”

徐妙云心下莞尔:“那可不,二哥在碎叶川坐了两年牢,终於可以离开了。”

“不过要说最开心的,还是圣皇和娘娘。”

朱棣点点头,说道:“是啊,二哥孤身一人在安西,爹娘嘴上不说心里是非常担心的。”

“现在三哥去了,咱们的燕国也已建立,三家互相帮衬著,什么麻烦都能解决。”

徐妙云忽然嘆道:“也不知道高炽如何了,瞻基今年也三岁了吧?我这个做祖母的还没见过他呢。”

朱棣大大咧咧的道:“他这么大个人了,还有姚广孝帮衬著,能有什么事儿,你们女人就是多愁善感。”

徐妙云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就你偏心,最喜欢老二。

朱棣有些心虚的道:“怎么可能,我连封国都给他了,老二可什么都没给。”

徐妙云笑道:“呵,別给自己脸上贴金,封国那是圣皇给的。”

“而且你別以为我不知道,你偷偷给陛下写信,想给老二也要一个封国。”

朱棣眼神飘忽:“没有,不是,你別瞎说——”

正说话间,一名宦官进来道:“大王,二爷回来了。”

朱棣拔腿逃也似的往外走:“老二这臭小子,回来了也不早点睡——-我去教训教训他去。”

话音未落,人已经没了影。

徐妙云无奈的嘆了口气。

朱棣喜欢英勇善战的朱高煦,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可问皇帝討要封国,这事儿太犯忌讳了。

虽然朝廷没有明確说,但大家都知道,只有亲王才能封诸侯国。

除了继承王位的那个嫡子爵位不变,其余孩子全部降等。

亲王其他儿子降为郡王,郡王之子再降一直降到轻车都尉。

轻车都尉属於荣誉爵位,除了见官不拜等荣誉之外,不享有任何实际特权。

朱高煦就是郡王。

给他封了国,其他郡王会怎么想?合著就你朱老四特殊?

但朱棣不是一般人,四大塞王之一,手握北方军团。

朝廷也不好直接拒绝他的请求,於是就走了迁迴路线,让徐妙锦给她写信。

徐妙云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一直想找机会劝说朱棣。

只是每次刚起个开头,朱棣就找各种理由打岔或者逃走。

她也曾经劝过朱高煦,但这个儿子性子完全隨他爹。

每次和他讲道理,他就是一句话,我的功劳还不能要个封国了?

每到这个时候,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朱高煦可不是温房里的朵,人还没有弓高的时候就上战场了。

这些年一直跟隨朱棣征討蒙元,十七八岁就开始独立领兵作战,去北海就和踏青一样。

身上的伤痕有上百处。

按功劳,至少也得是个侯爵,公爵都不是没有可能。

这也是朱棣想要为老二討个封国的原因。

可...谁让他是都王呢,规矩就是规矩。

就在她思考,该怎么劝说朱棣和朱高煦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报信的太监没有离开。

不禁有些奇怪的问道:“郑和,你怎么还在这里?”

郑和却面露迟疑之色。

徐妙云说道:“你又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儘管说便是。”

郑和是洪武十八年进入燕王府,深得朱棣和她的信任。

关键是,这些年郑和没少为他们出谋划策,甚至几次代替朱棣指挥大军作战。

是姚广孝离开后,燕王府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也因此,朱棣给他赐姓郑。

若非他是太监出身,这会儿至少是个侯爵。

所以,他在燕王一系里地位是非常特殊的,徐妙云是真没拿他当外人。

郑和问道:“娘娘可是为二爷討封的事情犯愁?”

徐妙云长嘆道:“是啊,也不瞒你,上面对此非常不满。”

郑和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说道:

“奴婢倒是有个办法,就是—

徐妙云惊喜道:“哦,是何办法?你儘管说便是,说错了也不怪你。”

得到她的允许,郑和这才说道:“娘娘不妨换个思路,此事的难处不在其他,而在於二爷的郡王身份。”

徐妙云有些疑惑,什么意思?

郑和小心的说道:“那如果二爷不是郡王呢?”

徐妙云一愣,然后恍然大悟,喜道:

“是了是了,如果高煦不是郡王,那所有问题不是都迎刃而解了吗。”

然后她看向郑和,说道:“郑和你真乃我燕王府之孔明也。”

“你放心,只要燕王府在,就少不了你的荣华富贵。”

郑和表情不变,说道:“谢娘娘,能为娘娘排忧解难,是奴婢的荣幸。”

徐妙云想了想,说道:“听说你老家有个兄长,不妨从他那里过继一个孩子过来,继承你的香火。”

郑和眼晴一亮,但隨即却摇头道:“佛法有云,父母和子女乃业缘而成。”

“我成为阉人,乃是天意帮我断了一段业缘,又何必再强行沾惹因果呢。”

徐妙云说道:“业缘有善有恶,不试试你又怎知不是善缘呢。”

郑和回道:“娘娘莫要再劝,奴婢暂时实无此意。”

徐妙云没有再劝,只是道:“你啊,和道衍学傻了。”

“我也不劝你了,等你想通了就告诉我,我亲自找你兄长说此事。”

郑和感激的道:“谢娘娘。”

朱棣一路来到城外。

此时城外的草地上布满了迎接的人群。

有迎接自己的家人的百姓,也有官府的人协助接受俘虏等战利品,场面那叫一个热闹。

朱高煦骑在马上指指点点,那叫一个意气飞扬。

朱棣就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老二和我才最像啊,

这个封国我一定要帮他要到,洛阳要是不给我就亲自去那里闹。

朱高煦也看到了自家父亲,一扯韁绳就走了过来。

朱棣率先开口道:“老二,这次怎么回来的比预计要晚?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朱高煦跳下马,把韁绳丟给侍从,说道:

“回来路上碰到了一个不里牙惕部落,就顺手將他们给灭了,这不就给耽误了。”

朱棣倒也没放在心上,生活在北海的一支游牧部落罢了。

之前被蒙古人征服,就跟了蒙古人姓。

蒙古人对他们倒是挺不错的,带去了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生產技术,让他们的族群数量大增。

这也使得他们对蒙元非常忠诚。

后来大明击败北元,很多蒙古人逃到他们那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