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47章 逆转潮流

第547章 逆转潮流(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第547章 逆转潮流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他们几个关著门就確定了,很多细节需要商榨。

各部门又要如何参与,这些都需要提前计划好。

况且,也得去请示一下老朱和朱標不是。

从內阁出来,朱雄英和陈景恪两人就前往慈寧宫,正好朱標也在这里,省的多跑一趟由陈景恪开口,將此事告知了老朱、马娘娘和朱標三人。

听闻过后,三人脸色都非常凝重。

强硬如老朱都有些迟疑了,道:

“动静是否有些太大了?万一逼起民变就不好了。”

倒不是他年老变怂了,而是因为他经歷过乱世,知道民变的可怕。

朱標也说道:“是啊,这么折腾一次,恐怕又要乱上许久了。”

马娘娘却说道:“你们的想法是对的,这种事情如果不及时制止,以后再管就难了。”

“但你们的手段太过激烈了。”

“可以一地一地的来,这样就算有民变也只是一地之事,朝廷反手就可以镇压。”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老朱连忙点头说道:“对对对,妹子说的这个法子好,可以一地一地来吗。”

朱雄英刚想开口爭辩,就被陈景恪伸手阻止:

“是我没有说清楚,情况看似很复杂,其实非常简单。”

“出来作恶的,只是其中的一小撮人。”

“大多数百姓刚刚分到土地,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是最不想折腾的。”

“恶霸横行,最先受到的伤害的也是他们。”

“若说最想奸商恶霸死的,也是深受其害的百姓。”

“我们在行动之前,要宣传到位,让百姓知道朝廷在惩奸除恶。”

“如此他们就不会被裹挟。”

“大多数百姓不参与,剩下那一小撮人,是翻不了天的。”

朱元璋说道:“咱就怕有人藉机生事。”

陈景恪回道:“那您太小瞧均田制的威力了,百姓是从大明朝廷手里拿到的土地。”

“只要他们的土地不丟,谁都別想鼓动他们造反。”

“况且就算有人成功鼓动部分百姓又如何?大明百万大军还怕他们?”

“更何况,武器研究院早就研发出了新式火器,其威力是现在火器的百倍。”

“就算他们集结几十万大军,也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老朱眼晴一亮,说道:“咱早就想去看看了,择日不如撞日,走走走——“”

说著起身就准备往外走。

马娘娘没好气的道:“毛毛躁躁的像什么样子,先把这件事情说好再去。”

老朱汕笑重新坐下:“看我,都糊涂了。”

马娘娘忧心的道:“我不是怕有人造反成功,大明现在国祚稳固,不是谁都能动摇的了的。”

“我只是不想多造无辜的杀孽啊。”

朱雄英说道:“皇祖母仁慈,但我有三点理由,证明此次行动势在必行。”

马娘娘頜首道:“你说。”

朱雄英说道:“第一点,千百年来百姓都以旧礼法为准则,如果不能扭转他们的认知,大同思想就无法真正落实。”

“想要落实大同思想,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想法。”

“目前的局面,与汉武帝刚登基时非常相似。

1,

“西汉初年推崇黄老之学,从民间到朝堂都提倡无为而治。”

“不只是黄老之学讲无为,就连儒家和法家也讲无为。”

儒家的无为是,君主不要天天指挥別人做事,自己先去做,做好了天下人自然会去效仿。

汉武帝曾经找一个大儒求教,该如何治国。

那个大儒直接就告诉他,別瞎折腾,做好表率天下自然大治。

法家的无为,君主就是个吉祥物,要保持神秘感,不要把个人思想参杂进国家政治中去。

更不要轻易向外人展露自己的能力。

因为这很可能会让外人看出,你这个君主其实没啥能力。

国家自有法度在,大家按照职权范围干好自己的工作,天下自然就大治了。

以儒道法三家在华夏的地位,当他们同时提倡无为之治的时候,那整个社会都將被无为思想笼罩。

汉武帝是个表达欲望非常强烈的君主,他想化无为为有为,所面临的阻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汉武帝只有一个人,他面临的却是整个时代的洪流。”

“可是最终的结果呢?他硬是靠著自己的力量,强行改变了洪流的前进方向。”

“完成了整个社会的大转向。”

“我们这里就有五个人,所有勛贵也都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大多数百姓也是心向朝廷的。”

“他敢做的事情,我们凭什么不敢做?”

“他能做到的事情,没有理由我们做不到。”

拿汉武帝举例子,老朱、马娘娘和朱標三人,感受到了他话里的坚定。

听到这里他们就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无可更改。

朱標心中嘆息了一声,孩子长大了啊。

老朱则欢喜不已,乖孙第一次在咱面前摆强硬態度,是真长大了啊。

马娘娘也有差不多的感受,但她更想知道另外两个理由:

“还有两个理由呢,继续说。”

朱雄英点头,继续说道:“大明变革二十年,抚慰使、宣慰使制度实行了十余年,基层衙门重建也有十余年。”

“理论上,朝廷的旨意能传达到每一个百姓耳朵里。”

“但实际如何,我们谁都不知道。”

“这次行动,就是对这些制度最好的检验。”

“看他们能否將朝廷的政策,准確的传达到百姓耳朵里。”

“能做到最好,做不到我们还有时间进行完善。”

马娘娘頜首道:“原来如此,你这个想法不错,也確实需要检验一下机构改制的成果了。”

老朱和朱標也不禁点头表示认同。

大明的行政机构设置,与歷朝歷代都不相同。

目前来看,这些机构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能不能经得起风浪?亦或者能不能达到理论效率,確实需要一场大风波来检验一下了。

现在他们都还在,勛贵集团依然与朝廷同心同德,就算出问题也不怕。

现在不敢做,將问题遗留给后世子孙,那才玩完。

见他们態度都转变了,朱雄英心下很是开心,这才说出了第三个理由:

“大明高层叠代,继任者们能否肩负的起重担,也需要检验。”

“趁著现在老一辈还没有去封国,展开一次大行动,算是对他们的一次考核。”

“如果出了问题,老一辈还能再伸手扶一把。”

“若是一切顺利,老一辈也能安心去封国享福。”

马娘娘也终於放下心来,鼓励道:“你能想到这一层,就说明不是无的放矢。”

“既然都计划好了,那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你皇爷爷和我,还有你爹,都会支持你的。”

老朱也开口说道:“对,咱永远支持你,大胆的去做吧。”

朱標虽然还有一些想法,但见儿子考虑的如此周全,也不再多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