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56章 生僻字

第556章 生僻字(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第556章 生僻字

看到杜同礼传回的密信,老朱怒气填胸:

“该死,真当是凤阳,咱就不敢杀人了吗。”

“咱正觉得宫里闷得慌,正好出去散散心。”

朱雄英连忙道:“皇爷爷息怒,为了那些人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陈景恪则说道:“此事谁都能出面,唯独姓朱的不行。”

华夏最重乡土之情,也最在乎乡亲的评价。

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就是这个思想的体现。

你一生行善却不重视家乡人,大家一样觉得你这人不行,不可深交。

哪怕是当了皇帝也是一样。

不给家乡百姓一点优惠政策,照样戳你脊梁骨。

反过来说,你可以祸害所有人,只要对家乡百姓好,大家也都会认为你有可取之处。

不只是古代,即便是二十一世纪,很多国家依然存在这种情况。

比如日韩菲等国一一什么叫传统选区啊(后仰)。

那些政客的操作堪称魔幻,可总能获得选举胜利。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掌权后,会利用自己的权力给家乡谋取好处。

甚至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来为自己选区谋取利益。

只要家乡的人选他们,就能確保自己的地位不会被动摇。

至於其他地区的人怎么想,无所谓。

因为其他地区也有他们自己的代言人,我就算对他们好,他们也不会把票投给我。

这就是乡土思想的一种现代表现形式,

现在朱元璋要是回老家大开杀戒,即便是有正当理由,那也照样会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这也是杜同礼那么谨慎的原因办好了也很难落个好,万一办的不好引起民变,那基本就是被杀了安抚百姓的下场。

老朱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方才那也只是气话。

接下来大家都犯了难,这事儿得派个合適的人去干才行。

可就这么个情况,谁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啊。

不是所有人都叫杨宪,敢不顾后果拿老朱的心腹开刀。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种不要命的大杀才,多的是为了討好皇帝不顾一切的人。

可现在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敢下狠手,又能掌握好分寸的人。

三人合计了半天,都没有想到合適的人选。

直到遛弯回来的马娘娘,得知事情原委后,没好气的道:

“你们三个脑子都糊涂了。”

“找个已经册封,还没有之国的诸侯,保准给办的漂漂亮亮的。”

朱雄英眼晴一亮,高兴的道:

“对啊,最好找那种封国已经建立,但他本人还没有去封地的那种。”

陈景恪接话道:“这种诸侯可不要太多,现在京城就有八十多位呢。”

“而且他们还都接受过系统的培训,能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

之前说过,大明这一波册封了一百多诸侯王。

这么多诸侯国不可能一次性建立,而是分批次进行的,第一期建了二十个。

剩下八十多个则只是先派人勘定边界,正式筹建还需要排队。

现在这些人可都窝在洛阳呢。

不过心急的诸侯王们,已经先一步人去封地搞建设了。

至少要先找个地方建一座城池,等將来轮到自己了,能有一个不错的基础。

对这些诸侯王,大明也是有专门的书院进行培训。

防止他们啥都不懂,把国家弄的一团糟。

除了培训诸侯王,还培训了一大群国相、財政大臣等等。

找个诸侯过去,確实能將此事给处理好。

老朱连连点头,说道:“妹子这个法子好,谁去执行这个任务,就优先为他建立封国。”

马娘娘说道:“不是优先,是立即。”

“不论是谁,接下这个命令的同时朝廷就为他筹建封国,如此方能解除他的后顾之忧。”

陈景恪也不禁点头称是,不论谁去执行这个任务,都会担心没了好下场,

诸侯王也担心。

我现在还只是准诸侯王,去凤阳走一趟,万一被杀了平民愤,连到手的封国都丟了,

那找谁说理去。

封国正式建立,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子孙家人都去了封国,死也只是死我一个。

而且我为朝廷背锅而死,朝廷必须得拿出足够的好处补偿我的封国。

否则谁还敢给朝廷卖命?

至於朝廷会不会顺手把他的封国也灭掉这是不可能的。

谁都知道他是背锅死的,说白了这就是一场交易。

一场所有人都知道的交易。

你朝廷最后食言而肥,还將已经建成的诸侯国给灭了,其它诸侯就会感到唇亡齿寒。

到时候朝廷的宗藩体系就形同虚设了。

所以,谁接这个活儿,就立即下旨给他建封国,

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將他的家眷送走,如此他才能放心的去执行任务。

当然,以上只是最坏的情况。

朱雄英不是卸磨杀驴的人,只要不是和当年的杨宪一般作死,是不会有生命之忧的。

做这些,只是为了让干活的人没有后顾之忧罢了。

朱雄英说道:“皇祖母所言甚是只是让谁去最合適呢?”

马娘娘也没客气,直接说道:“让桑敬去吧,他的能力和人品我都信的过。”

老朱和朱雄英也都认为这个人选最为合適。

陈景恪也不得不再次讚嘆,马娘娘才是运筹帷啊。

桑敬的父亲桑世杰,是老朱的创业功臣,只是在大明建立前就战死了。

后被老朱追封为永义侯。

创业的时候为了防止大將反叛,都会要求將家眷放在大后方当人质。

管理大后方的正是马娘娘。

可以说,大明的二代目基本都跟著马娘娘生活过,受过她的教导和恩惠。

桑世杰战死时,桑敬的年龄还不大,马娘娘对他格外照顾。

大明建国后他加入明军序列,又在马娘娘的安排下去了蓝玉魔下。

先后参与了平定云南、北伐辽东、消灭高句丽。

又跟隨蓝玉北伐草原,一路打到了捕鱼儿海。

后来大明重启分封制,核定军功的时候,他因功被封侯。

在擬定封號的时候,他选择了『永义”,算是继承了其父的荣誉和遗志。

可以说,桑敬就是朱家最嫡系的成员之一。

按理来说,他也是新一代军方领袖之一,不应该这么早就分封的。

只是连年征战,身上创伤百余处,让他的身体早早就垮了。

只能无奈退出现役,选择了提前分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