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73章 太阳般耀眼

第573章 太阳般耀眼(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第573章 太阳般耀眼

隨著交流的加深,陈景恪更深刻的感受到,约翰·胡斯是一位真正的学者。

这样的人非常难以欺骗,普通的逻辑陷阱对他们是没有用处的,反而会被对方看出破绽。

所以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去掉了许多比较明显的坑,用词也更加的谨慎。

有时候明摆著挖坑了,却还会主动提醒对方,这里有问题要慎重。

比如关於如何构建族群认同感,他就如此说道:

“塑造族群认同感,除了在歷史中寻找共同点,还有一个简洁有效的方式。”

“我们华夏有句俗语,货比三家;还有句话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很多事情只说正面,很难让人產生深刻的印象。”

“通过比较,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差异。”

“这个道理用在此处,也同样是適用的。”

“在寻找共同点的同时,强调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更容易塑造认同感。”

这个道理並不复杂,其实约翰·胡斯自己也想到过这一点。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只是他才只有一个模糊的念头,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

此时经陈景恪这么一点拨,犹如云破天空一般,高兴的道:

“受教了,不瞒您说,其实我亦有此想法。”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陈景恪接著又严肃的道:

“但我不建议你使用这个方法。”

约翰·胡斯先是疑惑,然后露出深思之意。

陈景恪没有打扰他,任由他自己思考。

房间就这样安静了下来,钟錶“噠噠噠”转动的声音清晰可闻。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流逝,很快就过去了一刻钟。

约翰·胡斯猛然倒吸一口凉气,恭敬的道:

“尊敬的智者,我明白了,感谢您的指点。”

陈景恪心道,果然厉害啊,这么快就参透了其中的玄机。

强调差异,確实更容易塑造族群认同感,可也同样会自外於其他族群。

到时候必然会受到其他族群的打击,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欧罗巴那种械斗不断地地方,贸然搞什么族群独立计划。

秒秒钟会被其他势力教做人,

只是稍稍调拨,约翰·胡斯就能参透其中的玄机,確实无愧於他学者的身份。

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陈景恪这一次点拨,不亚於帮他挽回了一次灭族危机。

让约翰·胡斯对陈景恪更加的感激和信任。

这真的是一位拥有大胸怀的智者。

慈寧宫,老朱、马娘娘、朱標齐聚一堂。

他们三个大閒人,组成了一个问题分析小组。

陈景恪给人上课,他们也会在宫里开小会,探討其中的玄机。

一来是看看能不能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另一方面,是帮著查漏补缺。

不过很多时候,这个小组都会变成陈景恪夸夸团。

老朱对著密信,分析道:“以欧罗巴的局势,以及这个极西人所在族群面临的恶劣环境。”

“就算景恪告诉他这么做的危险,他依然会去做的。”

马娘娘嘆道:“形势所迫,就算明知是毒药,也得试著尝一口。”

“而且就算他不去做,在实践中也必然会有人发现这一点,然后去做。”

“无论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景恪都是清白的,没有人能质疑半分。”

朱標讚嘆道:“景恪的计谋藏的真深啊,如果不是信任他的为人。”

“我真会误以为,他对那个极西人倾囊相授了。”

老朱笑道:“连你都有这种想法,那个极西人就更不会怀疑了。”

“咱估计,这会儿他都恨不得將景恪供起来。”

“就算有人告诉他,景恪在算计他,他都不会相信。”

“这才是绝世阳谋啊,將一切都告诉你,你还是会往坑里跳。”

马娘娘说道:“这种局,全天下也只有景恪一人能布的出来了。”

老朱和朱標都不禁点头,同时在心中庆幸。

还好他们早早的就发掘了陈景恪,並加以笼络,

他们更加庆幸,当初笼络的方式不是高官厚禄,而是用的感情牌。

重感情,可以说是他最大的弱点了。

如果他没有这个弱点,那后果老朱已经不敢往下想了。

讚嘆了一会儿,朱標又说道:“景恪的计谋恐怕不止这些吧?”

老朱肯定的道:“绝对不止这些,咱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后面的內容了。”

陈景恪的计策肯定不止这些,在取得约翰·胡斯的信任之后,他开始聊更多的东西。

文学、政治、哲学、军事等等。

当然,聊的更多的还是政治和歷史。

他还不只是单方面的传输知识,在聊的同时,也在从约翰·胡斯那里学习一些东西。

而且他做的非常坦诚,很直白的告诉对方。

我对西方文明的了解很片面,咱们交流对我也是一种进步。

约翰·胡斯反而更加的佩服他的谦虚。

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一次又一次的盛讚东方智者对学问的虔诚和谦逊。

隨著对东方文化的了解越深,约翰·胡斯就越是迷茫。

並对欧罗巴文明產生了怀疑,甚至西方想走出困境,就必须全面学习华夏。

甚至一度想要用华夏思想,来重塑自己的族群,乃至改变整个欧罗巴。

当他將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陈景恪被嚇了一跳。

你要真这么干,我不是白白浪费口舌了吗,连忙说道:

“每一个文明,都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產生和发展的,是最適合当地生態的。”

“就如草原会诞生游牧文明,平原会诞生农耕文明—”

“强行违背这种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失败。”

“就如,在草原发展农业,往往事倍功半。”

“大明击败北元,占据了整个草原,却也只能开闢少量农田。”

“大部分地区,依然维持畜牧生活。”

“之所以如此,就是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

约翰·胡斯点点头,他对大明也已经有所了解。

知道大明在草原採取的策略,修筑城堡建立城池,將草原划分区域,不允许隨意游牧但总体上还是延续了畜牧为主的生活。

是大明不想改变生產结构吗?

不是,而是没有办法改。

就算强行改,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此时,他也已经明白了陈景恪的意思。

西方文明,是受到极西环境的影响產生的,是最適合那里的生態的文明。

华夏文明固然优秀,可到了极西之地就会水土不服。

就如不能在草原搞农业,是一个道理。

陈景恪见他懂了,终於鬆了口气。

不过怕他犯浑,还是继续说道:

“极西文明曾经也辉煌过,且不说传说中的古希腊时期。”

“就说罗马,它就几度创造了辉煌。”

“只是因为基教的极端化,让你们进入了黑暗时期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