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 第145章 溥洽,建文帝主录僧

第145章 溥洽,建文帝主录僧(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齐第一诸侯 玄学大佬爆火后,百诡嘤嘤求放过 雪落潮吻夜 退婚后,厉总私下跪地求亲亲 谍战:我听劝就能抓间谍 末世红警暴君 桃源古风直播,开局被大熊猫跟踪 女主不发疯,当我是根葱 金陵 水浒诗剑行

他心里当然明白。

钦差徐大人跟着自己进入淮安府城,绝对不是为了卖盐这种小事。

应该是还有大事要办。

至于什么事,他不问最好。

两人就此分开。

张乐平呢,就在附近找了一家上等客栈,请大家大快朵颐一顿,然后上床睡觉。

准备明天一早跑到盐运局衙门,将手里这张通票兑换成户部中央钱庄的银票。

然后高高兴兴地返回朱桥镇盐矿场。

徐钦和三郎,则隐身于夜幕下的淮安城。

……

皇城后湖,鸡笼山东麓。

皇家寺院鸡鸣寺,是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重建。

规模宏大,依山傍水。

一辆豪华车辇停在山脚下。

兼任永乐朝僧录司左善世的姚广孝,慢慢走下车辇。

他让锦衣侍卫等仪仗留在山脚,在一名小僧弥的搀扶下,登山而上,至鸡鸣寺辕门口。

他抬头打量着《鸡鸣寺》三个金字牌匾,乃太祖高皇帝御笔。

进入鸡鸣寺,来到西番殿。

相传这里曾是古战场,北元时期有刑场于此,常有鬼魅祟入。

为治这些余魂滞魄,太祖命人在此地修建黄金大殿,并差人请西番高僧来此结坛施食,以度幽灵。

数年后西番高僧返回原籍,这座黄金大殿也命名为《西番殿》

如今这座西番殿里,同样住着一位高僧。

迈过门槛,步入殿内大院之中,朗朗诵经声萦绕在耳边。

走过回廊,前面便是正殿大堂。

姚广孝刚要继续往前走去,却被一个身穿青衣的少年僧人拦住了去路,“这位大师,你找谁?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望着少年僧人的忐忑表情,姚广孝很平静地回复道:

“老衲姓姚,前来探望你家师傅。”

少年青衣闻言惊愕万分。

没想到眼前这个老僧,竟然是那位传说中的大人物,也就是师傅口中的‘妖僧’。

他睁大眼睛,怔愣半晌才双手合十施礼之后,道:

“大师请随我来吧。”

三人从走廊另一侧,往大殿后院而去。

一会儿,便抵达一处幽静的别致院落。

院内花木郁葱,假山耸立,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

院落中间孤零零一张竹桌,两张竹椅,内周还摆放些许花草盆栽。

背对院门,有一僧人端坐在一张竹椅上。

听闻脚步声临近,僧人缓慢转过身来,苍老的脸孔上略显惊讶之色。

姚广孝当然认得他。

此人便是原鸡鸣寺主持,建文帝主录僧,高僧溥洽。

洪武八年,太祖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经过应试被召入京师,却没授予皇室僧官,只获赐僧衣。

僧录司右善世宗泐,深知这位道衍和尚精通儒释道,怀才不遇,便推荐他入天界寺,谋一僧职。

而年龄比他小八岁的溥洽,此时也在天界寺修行,职位却比他还高。

因为溥洽是宗泐义子。

两人在天界寺相处五年,彼此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溥洽敬佩道衍知识渊博,了解天文地理,通晓佛经典故,故在五年间虚心向其请教。

就这样,道衍与溥洽之间,有一种知音,亦师亦友的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