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2)
师父举着蜡烛,在头顶和周围的墙面上四处寻找,看看有没有洞口什么的,以至于让哭声一直传到了这里,可是找来找去,只看到那层白膏泥敷得平整而厚实,连一点缝隙都没有。
我轻声地提醒说:“师父,这哭声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仔细听了一会儿就听出来了,这墓室里的哭声乍一听跟上边的还有点像,因为都是女人的声音,但是上边的哭声是撕心裂肺的那种,这里的却是幽怨而凄苦,仿佛已经哭了很久很久。
墓室里头怎么可能还会有人在哭?我被这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异象搞得不知所措,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可是除此之外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师父说停在这儿也不是办法,不如再往前看看。
于是我打开手电又往前走,这回走了五、六米就发现不对了,手电光照着的地方,有一个人正站在那里,似乎是背朝着我们,所以我看不到他的脸,只看到他穿了红sè的衣袍。他本来似乎是朝前走的,左脚刚跨出了一半,这时被我的手电光照到了,就那么站着一动不动,也不回头,而我也立刻僵在原地,不再踏前半步,一颗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僵持中我的大脑一度空白,但很快我还是注意到了那人的头发,似乎是盘在头顶上的,我想这应该是个女人,莫非就是她在哭?可是看身形又比较魁梧,不像是个女人,还有,他现在根本是一动不动,就算是哭,也该有些抖动吧?
我心里刚有那么一点醒悟,师父已经走到我前面去了,一直走到那人跟前才停下来,然后用蜡烛照着他的脸对我说:“过来吧,这只是个陶俑。”
这时候我也看清楚了,那的确是个陶俑,但做得跟真人一般大小,比例形态也都很jīng确,在黑暗中乍一看到,确实容易让人误会,再配合上那哭声,不吓死人才怪。我走了上去,才发现墓道突然变宽了,另一头还站着一尊陶俑,刚才因为角度的关系,所以看不到它,这两尊陶俑的样子看上去有点像,都是头上盘着发髻,脸上留有胡须,神情不怒自威,只不过一个胖一些,另一个瘦一些;一个手中拿着绳索,另一个肩上扛着口袋;一个左脚跨出了半步,另一个右脚跨出了半步,都像是在缓慢行走的样子,制作得惟妙惟肖。
我记得以前在很多场合看到的古代人物雕像都不是这样的,具体说就是神态很生动,但是外形却很夸张、失真,可是这两尊陶俑的形象却如此酷似真人,实在令人惊讶。这让我想起了照片上见过的兵马俑,制作手法倒是有点相像。
“这是秦朝的东西吗?”我问师父。
“这两个家伙是有些年头了,不过不一定是秦朝,这拿着苇索的叫神荼,另一个叫郁垒,都是古时候看守墓门的神灵,不过郁垒这家伙通常该牵着一头猛虎,可这个郁垒却扛着个口袋,实在有些奇怪。”师父一边回答,一边用手去推了一下它,那陶俑却只是微微一晃。
“小子,你来试试。”师父招呼我说:“把它抬起来试试。”
我不知道师父要干嘛,但也没多问,就上前用双手抱住了那个叫郁垒的家伙,只抬起来几寸我就脸涨得通红,忙把它放了下来,摇摇头说:“不行啊,师父,他太沉了。”
师父失望地说:“这俩家伙一般都画在门上,做成陶俑的实在太少见了,要不然拿出去一定值大钱!”
墓道在这里就到了尽头,如果说神荼郁垒守的是墓门,那么这儿就一定是墓穴的大门口了,我使劲推了一下尽处的石壁,就跟蜻蜓撼柱似的毫无动静,又用铲子去敲,那声音跟敲在岩石上没有区别,师父阻止我说:“这门的厚度跟宽度差不多,你还是少费点力气吧。”
我一想也是,反正待会儿还能从原路出去,这里就不管它了,于是又跟着师父沿着墓道战战兢兢地往回走,我心里的恐惧并没有一丝减轻,反而还有所加重了,这恼人的哭声一直没有停过,而且哭得越来越凄惨,可偏偏就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
不一会儿,我们又回到了进来的地方,另外三个方向的墓道看起来也都一模一样,不知通向哪里,我怕一会儿认不出来,就捡了一块拇指大小的白膏泥,放在已经走过的墓道口,这时候师父已经往另一边去了,我只好赶紧跟上。
这一次师父走得比较快,我跟着走了很长一段,他的脚步才慢了下来,这里的哭声更清晰了,似乎就来自前方某个地方,我用手电照来照去却看不到有什么人,只发现好像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师父拉了我一下,示意我继续往前,我只好硬着头皮跟上,几步路之后,就进入了一间很大的墓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