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白马义从(2/2)
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一声令下。
隆隆的战鼓声中,气势如虹的羽林骑转身冲向了浩浩荡荡的敌军。我兴奋的发现士兵们的步调几乎是完全一致的,除了训练有素外,高顺的击鼓堪称一绝,连我都为这闷雷般的声音血脉贲张,士兵们自然热血沸腾的应和这节奏了。我能够想象白马义从们面对这种对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触。
我几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因为公孙瓒军有条不紊的行军嘎然而止,我承认在急停这个环节他们做得非常好,但我从他们中军的表现里看到了惊慌,隐隐有后退的趋势,这是对高顺他们实力的认可。成规模骑兵后退过程中如果被对手追及的话,形不成疾速反击后果会很严重,这是个好机会。
一两里路的距离对骑兵来说转瞬即逝,一马当先的我已经能够看清前排敌人的背影了,他们在马背上起伏的身形稳定而舒展。我心中一惊,这不是一支急于退却的士兵所应该的表现。我紧张旁顾,两翼的公孙瓒军虽然没有冲起来,但勒马不动与整个局势的发展显然不符。
几乎与此同时,高顺的鼓点忽然变成了急速的连击,这是迅速退军的信号,想来沉稳的高顺也看到了潜在的危险。
到底还是中计了,孙坚、公孙瓒这些声名远播的诸侯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我的经验与他们相比,实在是天差地别啊。对孙坚的胜利要归功于高顺、赵岑的正确决择,外加一些运气。现在与公孙瓒这一战,只要我和高顺的反应稍微慢一点点,必然是全军覆没的命运。可笑我还自我感觉良好的以为公孙瓒怕与我们两败俱伤,单纯的以为他只想保存实力,其实人家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他所考虑的只是如何全歼我们,一场你追我逐的战斗白马将军根本不屑为之。
就在我勒马转身的瞬间,我看到了让我心惊动魄的一幕。随着一声悠久而苍凉的牛角号,数千名中军骑士勒马、停步、转身、扬鞭、前冲,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完美的就象一人一骑在动作。这种默契我就在数年前在张辽的部曲身上看到过,难怪以乌丸人骑术之jing,大小数十部在幽州边境依旧个个循规蹈矩。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我有生以来最为狼狈的。我只能庆幸发起攻击的地点离虎牢关不是很远,若是战斗是在汜水关前打响的,这些部下能回到虎牢关的不会超过一半。尽管羽林骑没有象王匡他们的部下那样溃不成军,你追我赶惟恐落在后面肯定是有的。对于那些不慎摔倒或是骑术实在太差的,我爱莫能助,为几个人去牺牲几百上千人是不现实的,还好这次郝萌没来。
看到绝大多数人都安全回到关内,殿后的我总算安心了点。转身凝望着气势磅礴逼近而来的白马义从,我有些后怕,哪怕是数量相当的情况下,凭羽林骑我也没有击败他们的把握,又一支不亚于飞熊军的强军啊!
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威风凛凛冲在最前面的竟然是一个高大威严的将军。虽然我对世人的长相并不是非常了解,但公孙瓒长什么样子我还是略知一二的。他难道拥有能和我匹敌的武力?
是机会我肯定不想放过,只要不冲进敌阵,以赤兔的速度我能够摆脱他们。我不担心白马义从会沿着洞开的城门冲进关内,甚至很欢迎,以他们的数量和适合野战的特点,如果强行攻城的话没准明天这支jing兵就除名了。
我向公孙瓒策马冲过去的时候,公孙瓒并没有选择后退,反倒是他身后的骑士大多在后退,因为现在我已经在城头上弩车的防护范围之内了。万弩齐发的话,象公孙瓒这种武将应该没什么问题,普通士兵就要看老天长不长眼了。
我来到公孙瓒面前十尺的时候,他身边只留下了七八个骑士。由于他们都戴有头盔看不清脸,但我确定里面肯定没有关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