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897章 全方位的碾压

第897章 全方位的碾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全民进化:我能提前领取额外奖励 重生06,资本巨头 火影:怎么都想追求我啊? 我,女配,同时扮演三个男配 女配修仙,我炼丹真是为了养娃 重回九零:手握灵泉奔小康 妻子背叛,我的报复太超前 重生78,商战?从抢劫黄金开始 被逼入赘,我只好化身女装大佬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第897章 全方位的碾压

“掩护!”

河边磨房,胡以孝大吼一声,提着击发枪就要跃出胸墙。

“二爷,我们没有死光,怎么能让你上呢!”

关键时刻,一个光州火枪手拉住了胡以孝,随后不等胡以孝反对,直便抢先翻了出去。

‘轰!’

硕大炮弹猛地砸到了磨房的石墙上,蹦出来的碎屑尖啸着四处溅射,胡以孝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几滴鲜血从脸颊滚落到了衣领口。

不过他没有时间擦血,而是带着七八个神射手也跃出了胸墙,手里的后膛针刺击发枪不断开火,点射对面的俄军。

不解决对面拉过来这门六磅炮,这个磨房就要守不住了,这么轰下去,迟早要被轰塌。

高丽人是个非常神奇的群体,他们总带着一些莫名其妙的神经质,几乎每个人都是大肚汉,连女人都非常能吃。

但非常可惜的是,半岛实在是太贫瘠了,那破地形,竟然有一条中间隆起的高原山脉。

这导致从西鲜卑来的寒风完全没有阻挡,直接从山脉两边吹个通透。

而从东鲜卑来的寒风又被山脉阻挡,将半岛东北面这一侧,肆意猛吹,吹的要生要死。

这种糟糕的恶劣的天气,使得半岛的物产极为有限,李氏朝鲜时期,朝鲜的大王吃一顿疙瘩汤都要算是非常不错的饭食了,下面的人可想而知。

在这种极度缺少东西吃的环境下一两千年,练就了高丽人极为独特的消化习惯。

没东西吃的时候,他们两三天不吃饭也习以为常。

有东西吃了,一个女人也能一餐干进去一斤米,不是一斤米饭,而是一斤米。

好似这些家伙,就像是大自然锤炼出来的人类极限测试样本一般。

因此在大虞,军队很喜欢招募高丽人当兵。

他们虽然并不是非常坚毅的,战斗力也比不上神州大陆和东洋列岛来的人,但绝对是在最恶劣环境中最能苟活下来的,据说毛子的灰色牲口见了他们都要喊一声大哥。

主动揽下任务的光州火枪手叫做李仁俊,他没有丝毫畏惧,身法灵动在平地上窜的比老鼠还快。

几粒飞过来的流弹,丝毫没影响到他,他眼中只有那门该死的六磅炮。

一百八十米,一百六十米,一百四十米。

李仁俊猛地扑倒在了地上,随后快速开火,然后拉栓,放弹,上膛,再开火。

俄军炮兵有些震惊,他们不明白这个契丹士兵冲过来是要干什么,更不明白他趴在地上是要干什么。

但下一秒,负责瞄准的炮兵上尉就脑袋一歪,脖子上血流如注,人直接向左倾倒了。

紧接着,拿着猪毛刷的另一个炮兵浑身僵直到的一抖,也倒下了。

‘啪!’第三个正在炮盾后面放心搬动炮弹的炮兵向前一窜,脑袋直接杵进了稀泥地中。

剩下放火绳的炮兵立刻转身就跑,但紧张中他致命失误了,逃跑的他站直了身体,从炮盾后面露了出来。

‘啪!’迅猛的子弹猛地射入他后背,推着这个炮兵向前窜了几大步才倒地。

又狠又准,不愧是一个出身新罗最底层,最开始连汉语都不会说,但却可以不到一年就进入京营效武军的天生射手。

俄军指挥官有点回过味来了,契丹人有一种可以快速射击的新枪械,他着急的大声吼道:“冲过去,冲过去,用刺刀解决契丹人!”

从三个小时前开始,他已经被大虞士兵用这种方法打死十四个炮兵了,这让俄军指挥官失去了耐性,企图依靠人数优势来拿下磨房。

但他想错了,胡以孝带着人把李仁俊接应回来后,守卫磨房的这三百多人依靠射速极快的针刺击发枪,硬是让俄军一步都前进不了。

普通燧发枪,一分钟射击三次就算快的了,实战中很多士兵都达不到这个速度。

但是针刺击发枪一分钟至少都在十次以上,大多数甚至能达到十三到十五次。

所以单从火力来看,磨房里面只有三百多人,但实际上要当成至少一千多人来看。

俄军用三千人进攻这里,火力上并没有碾压式的差距,大虞士兵还有磨房周围的工事可以用,反而是有优势的一方。

俄军指挥官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意识到契丹人有射速快的步枪,但脑子还没转过来,还企图依靠人数优势来强攻,结果白白丢下一百多具尸体,什么也没捞到。

眼看损失如此大,指挥官血怒了,拼命去找关系又要了几个炮手过来。

结果磨房以东,村子中的效武军炮兵早就从磨房守军这里得来了射击参数。

等到俄军炮手到齐,还在目测校准,村子中两门三磅炮一前一后,呼啸着就命中这门俄军六磅炮。

瞬间,这门俄军六磅炮的炮盾直接被砸穿,炮车飞上了半空,四个炮兵当场有两人被砸成了血雾,其他两人也死的不能再死了。

。。。。

正面战场上,本尼格森伯爵不愧是名将,指挥的一点问题也没有。

虽然俄军是从顿河上游远道而来,为了发挥全骑兵部队的快速突袭特点,没有携带多少大炮,但战术安排十分得当。

这个名叫卡拉卡舍夫,距离罗斯托夫只有四十多公里的村子并不小,实际上可以被称为小镇,硬是要摆的话,黄仁勇这八千人是能都缩进镇子里面的。

而这八千人要是都进了镇子,本尼格森虽然有三万人,要打下来可就不容易了。

于是战争一开始,本尼格森伯爵没有着急想要一个突袭就把黄仁勇部搞定,而是先安排两千骑兵进入树林屠杀阿塞拜疆人。

这些阿塞拜疆人虽然跟着大虞西路军打了一些胜仗,但对于俄军的畏惧并没有消除。

他们在树林里面被暴打后,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惊恐的逃跑。

他们边跑还将俄军突袭的消息传回了在镇子外面的辅兵大营,立刻就让这些人也炸了锅,全部乱作一团。

随后本尼格森伯爵再派五千骑兵,突袭这些辅兵大营,没费吹灰之力就将他们与镇子中大虞精兵给隔开了,并追击了六七公里,斩获三四百个人头。

等到确认卡拉卡舍夫镇中只有几千人防守后,他才开始准备进攻。

俄军采用步骑炮轮番进攻的模式,先是步兵从北、西两面以斜横队方式出击,散兵在前,线列步兵在后,掷弹兵隐藏其中。

等到步兵打的差不多了,骑兵再突然发起进攻,而炮兵则根据时机,在战前和战后发起炮轰。

这一套战法,给卡拉卡舍夫镇中的大虞军队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因为俄军兵力是黄仁勇部的十倍。

骑兵更是不用比,俄军起码有六万匹战马和挽马。

而黄仁勇所部只有一千骑兵,马匹大多是挽马而不是战马,且很大一部分是放在镇子外,被那些惊慌的阿塞拜疆人给骑走了。

战斗打到下午两点,俄军三次突入卡拉克舍夫镇中,虽然都被赶了出去,但大虞这边伤亡也不少。

“漏气率在百分之十左右,最严重的事件是将一名士兵眼睛灼伤,很可能会瞎。

胡以孝上尉请求军部赶紧派出最好的军医来摘掉眼球,避免另一只眼睛受影响。”

“撞针普遍的使用次数在十次左右,上限为十六次,超过十六次必定损坏,必须要更换撞针。”

黄仁勇的指挥室中,一群参谋正将一直在用针刺击发枪作战的磨房防守部队报上来的反馈,一一汇报给黄仁勇。

这就是几乎与德莱塞针刺击发枪同款的大虞忠武1806击发枪最大的缺点,漏气,撞针太过娇贵。

与之后可以用前膛燧发枪改装的施耐德步枪,以及集大成者美国春田1903步枪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黄仁勇身边跟了一堆兵部和工部的军械工程师,就是来收集数据做改进的。

因为此前大虞没有合适的对手,在充分且紧张的情况下测试这款击发枪。

“好吧,这都是问题,那说说好的地方。”

“首先是点火故障率,由原本燧发枪的百分之十七,也就是平均六次哑火一次,降低到了两百分之一,也就是两百次才哑火一次,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射击速度则从每分钟两到三次提高到了平均十二次,与燧发枪对比,已经出现了质量的飞跃式提升。”

“从装填方式来说,士兵可以趴着、侧卧着,甚至躺着装填,不再需要站起身来进行繁琐装填,因此胸墙等工事的作用被放到了最大。

胡以孝上尉甚至放言,未来战争的方式,很可能再也不需要傻乎乎排成线列作战,工事或许会成为野战中最重要的一环。”

黄仁勇点了点头,胡全换这个老三,看起来确实很有战争天赋。

“现在是两点多,我估计入夜之后罗刹人一定会摸起来夜战,因为他们人多,那些侥幸跑去出的罗刹人也一定把镇内的情况画了地图给他们。”

“那我们是要主动出击了吗?”黄仁勇身边一个效武军的千总问道。

“对,准备一下,一个小时后,我们排成线列,主动出击,做出一副不敢跟他们打野战,要突围的样子。”

黄仁勇眼中精光闪烁,“让士兵们全部换装忠武击发枪,直接排队枪毙,我要让什么也不知道的罗刹人狠狠吃个大亏!”

原来由于击发枪没有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场实战验证,因此效武军虽然装备了六千支,但作为常规武器的,依然是燧发枪。

这也是效武军带了这么多阿塞拜疆、西土尔扈特等辅兵的原因。

他们很多都是来为效武军运送击发枪,以及击发枪所需的撞针、硬纸壳一体弹等物资的。

卡拉卡舍夫镇外森林中,本尼格森伯爵也在带着军官们分析战场的态势。

此战在俄军军官眼中,注定是一场刺刀见红的近身战。

因为双方都没有多少大炮,而卡拉卡舍夫镇又有很多建筑,契丹人的战斗力也很顽强,所以肯定是要逐屋逐屋巷战的。

“契丹人在卡拉卡舍夫镇中应该大约有三千人左右,战斗力非常顽强,我申请让第一集团军的十五个近卫掷弹兵营担任今天晚上的突击主力。”

说话的是东部第一集团军,第二步兵军团的卡尔.古斯塔夫.巴耶霍夫中将,而这十五个近卫掷弹兵营,正是他麾下的精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