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尝到战争甜头的官员(2/2)
“技术上的问题,也可以让科学院支援。”
命人传讯张溥,发挥出他的作用来。
张溥去通州兵工厂数月,已经显现出能力。通州兵工厂的产量直线上升,朱由检决定让他把经验带到涿鹿去。
毕懋康对此完全赞同,如果不是张溥让通州兵工厂和附近的弹药厂产量上升,他此时估计会更狼狈。
而且张溥和一些工匠完善的铜底纸壳子弹,也是这几个月子弹产量飞涨、支撑了海州战事的原因。
他听皇帝提到张溥,当即就称赞道:
“张修撰能力卓绝,臣以为应该调到装备部。”
“通州兵工厂的模式,应当推广到所有工厂里。”
朱由检嘴角含笑,同样这么认为。他向毕懋康道:
“那就让张溥回京,加入装备生产委员会。”
“还有,这次打胜仗有功劳的不止是前线将士,还有后方的官吏和工匠。”
“你们把有功人员名单统计出来,该赏赐的赏赐。”
“大明朝廷,不会亏待任何一位有功之臣。”
“任何人觉得自己功劳没统计的,都可以提出申诉。”
“冒领功劳的人员,也要把他们揪出来。”
对后方进行一次阶段性赏赐,鼓励他们继续坚持生产。
对前线就更要赏赐了,关宁军为何那么拼命,不就是为了功绩?
朱由检决定趁着筹备后勤物资这一段时间,将统计出来的战功兑现,该封爵的封爵、该赐土的赐土。
总之,要刺激所有人的战斗欲望,让他们继续坚持下去。
只要平定建虏,一切都会好转。
——
枢密院的官员,听到这变得兴高采烈。
但是户部官员,却是愁眉苦脸,户部尚书毕自严道:
“陛下,今年发行的二百万战争债券,现在已经用尽了。”
“如果要继续战斗,需要发行更多债券。”
“尤其是冬季物资消耗太大,将来辽河与沿海冰封后,从陆路运输损耗会更大。”
“臣估计单是冬天,就至少需要二百万。”
“如此多的钱财,要从哪里支取?”
朱由检神色不动,对此早有预计。
今年辽东之战,说的是让山西商人出钱,作为对他们私自通虏的惩戒。
但是在晋商组团一次性缴纳九百万两后,军费已经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现在那些晋商正在欢快地做着随军商人,在归化、河套圈占土地,开拓草原上的贸易路线。
朱由检不想竭泽而渔,自然不能再逼着他们交钱。他向群臣说道:
“大明困难,打败仗的建虏只会更困难。”
“只要坚持下去,就有收获胜利果实的那一天。”
鼓励群臣坚持下去,又向毕自严道:
“辽东的粮草不用担心,建虏在辽阳留下的草料足够,东宁的粮食收获后,也可以趁着通航及时运过去。”
“武器也是同样,晋商提供的三百万两装备费用,现在还没用完。”
“需要银子的是其他后勤物资,主要由江南生产。”
把钱的事项拆分,朱由检道:
“江南的商人不是喊着要建证券交易所吗?”
“告诉他们,朕答应了。”
“苏松新区的证券交易所,将从明年开业。”
“前提是开业的时候,他们要买下二百万战争债券。”
“这些银子,都放在江南采购物资。”
“让刘理顺好好使用,朕要看到苏松新区再多几个产业园。”
这个想法,是群臣前所未想。
那些对证券交易所不了解的,对此一片茫然。
但是毕自严听到后,却顿时眼前一亮,因为他已经预感到:
户部需要的二百万战争经费,能够轻易解决。
为什么?
因为在进入战时状态锁定股价后,京城的证券交易所现在交易量最大的是盐引和辽东土地券。
以江南盐商的豪富,二百万两债券就能轻易吃下来。
甚至毕自严觉得还太少了,要提出更多条件。
他向皇帝提议道:
“平江都护府那边,土地已开始开垦。”
“臣以为可发行平江土地券,兑换苏州府收缴的官田。”
“如果有士绅无力南下平江,可以把土地券卖出去。”
“没分出去的土地,朝廷也可以酌情售卖。”
这个提议,让在场的官员尽皆眼前一亮,没想到还能这样操作。
连没有完全征服的土地,都能拿出去提前售卖。
如果其他地方也如此,以后打仗岂不是不用愁军费了?
只要把预期打下的土地拿出来,就能筹集到军费。
一些尝到战争甜头的枢密院官员,已经再琢磨着还有什么土地可以提前卖出。只要有人愿意买单,他们就打算派兵打下去——
打赢了他们可以立功,打输了就是商人投资失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