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蓬勃发展的科学(1/2)
有了张溥的《科学论》,还有刘理顺的文章,《科学》第一期就有两篇论文能和《翰林》相比。
但是这还不够,他们两个状元在学界只是小字辈,远不如刘宗周、钱谦益有名气。
尤其是《翰林》第一期发表了皇帝的文章,那更是所有士子都要关注学习。
陈子龙激动过后,问张溥道:
“圣上在《阴阳论》中提出的辩证法,虽然大多数人看不懂,却颇有一些人赞誉,认为可以和先哲的学说相提并论。”
“《撷取百家,百齐放》,更是指明了文学的发展方向,许多人已经着手探索新文体。”
“如果咱们的《科学》没有圣上的文章,不免逊色《翰林》。”
张溥也琢磨过这个问题,叹息道:
“《科学论》虽然是我写的,但是其中的意思,都是源自陛下,按理说应该是合著。”
“但是陛下不愿公开偏向某个学派,只能以我个人的名义发表出去。”
“不过陛下还有一篇《矛盾论》的文章,是对《阴阳论》的深化,或许可以争取过来。”
这篇文章基本是定稿了,韩爌等内阁大学士已经看过,并且提出了疑问和建议。
张溥同样看过这篇文章,认为可以发表出去。
不过陈子龙却不看好,因为《阴阳论》刚刚发表出去,还没有多少人接受,皇帝不会那么快发表《矛盾论》。
最终,他和张溥为皇帝预留了一篇文章位置,又继续商讨还有多少文章可以发表。
张溥笑着向陈子龙道:
“子龙如今也是翰林,应该也有文章吧?”
“你是科学派的干将,第一期要有你的文章。”
陈子龙抿嘴一笑,说道:
“是有一些浅见,主要是修订《三国演义》时写的。”
“陛下向我提过汉末三国的二重君主观,我试着深入分析,探究魏晋南北朝时局混乱、多有权臣篡位的原因。”
“发现那时的权臣,多有设立霸府,然后以霸府官员兼任朝廷官员,进而取代朝廷。”
“所以那些霸府,在当时又被称为霸朝,时人以朝廷视之。”
“但是霸府的官员,其实是权臣的私人幕僚。他们把幕僚转为朝廷官员,还把朝廷职权转入霸府,从而完成对朝廷的控制。”
“如今陛下允许诸侯开藩,他们可以提名任命一些僚属,还有自己的军队。”
“如何防止他们用私人僚属控制朝廷职权,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方向,张溥同样很有兴趣。
年初皇帝就借着他的事情发挥,完善了师徒关系和师徒回避。
年中又重申了勋臣不得预九卿事,并完善为高级贵族不得担任卿相。
袁可立等朝堂大臣也是因此没有被封侯伯,在致仕前止于子爵爵位。
不过子爵同样是有封地和军队、僚属的,对他们的限制,同样也要加强。
再想到皇帝推行集议制时,特意强调过地方事务不能由主官和师爷决断、其他官员却丝毫不知,这明显也是对幕僚的限制。
张溥让陈子龙向这些方向完善,作为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
——
这样一来,就有了四篇文章了,张溥道:
“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必须要有数学方面的论文。”
“咱们的老师徐学士是这方面的大家,可以向他邀稿,发表两篇文章。”
“科学派的大旗,还要由老师帮忙扛着,他是大学士,能应对各方面的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