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征伐糜内闱(2/2)
迎春黛玉等姊妹也起身告辞,虽心情都有些沉重,但贾琮出征之前,总还些事情需操持。
……
伯爵府,贾琮院。
迎春黛玉等姊妹回了东府,便一起到了贾琮院里。
刚进到堂屋,只看豆官依着熏笼取暖,还不停往嘴里塞零食,旁的丫头一个也没见到。
迎春问道:“豆官,怎么就你一个,其他人都去哪里了?”
豆官说道:“芷芍姐姐她们听说三爷要出征,都进屋了帮他收拾行李了。”
迎春等姊妹进了里屋,见芷芍、晴雯、英莲、龄官几个正翻箱倒柜。
拿出贾琮各式衣服,在那里比对挑选,旁边要放了只空箱笼,用来装出行衣装。
迎春莞尔笑道:“你们倒不用这么忙,琮弟这回不是出皇差,而是带兵出征。
军中不比其他地方,日常都穿着军服甲胄,这些大衣服都穿不了,只戴一二件备用足矣。
多给他带几身贴身衣裤、鞋袜、保暖皮裘夹袄,另外再备一件暖和大氅,差不多就够用。
英莲问道:“二姑娘,上回少爷去辽东,可装一箱子衣服带去,这回只带这些,少爷会不会不够穿。”
探春说道:“上回三哥哥去辽东,刚开始可不是出征,是跟着顾尚书巡视九边,如同寻常皇差。
自然各种衣物带的齐全,他是到辽东之后,因为精通火器缘故,才被留在军中做幕僚,之后才得机出征。
这回可是不一样的,是圣旨钦定的出征将领,自然不用多带日常大衣服。”
英莲看着精挑细选衣物,微微有些遗憾,心想少爷每日穿硬邦邦甲胄,该多不自在,出征真是辛苦事……
黛玉和芷芍亲自动手,挑选几套半新旧的里衣裤,又选两件裘绒夹袄,两件锦跨裤。
晴雯等丫头日常闲时,给贾琮做了不少鞋袜,迎春也做过不少,存了不少现成的,只取上等带上即可。
如此倒是东西轻简伶俐,黛玉和芷芍手脚都灵便,没有一会儿就收拾齐整,又换小些的箱笼装了。
因贾琮出征尚有几日,等姊妹们想到缺失的,再及时填补就成。
等大致帮贾琮整理过行李,迎春上前翻看一遍,众姊妹又去堂屋等候。
一直到日落之前,都不见贾琮回府,想来他刚接圣命,出征前必定事务繁杂,只怕回不得早的。
姊妹们只好先行回去,迎春略想了想,问道:“今夜你们那个值夜?”
晴雯说道:“二姑娘,今晚我值夜呢,有什么事吩咐吗?”
迎春说道:“并不是什么大事,帮我量琮弟膝盖尺寸,我自有用处……”
众姊妹都听了好奇,不过贾琮出征,迎春这长姐免不得操持,所以也都不多问。
……
伯爵府,迎春院,日落时分。
院子被晚霞映照,四下红光烟煴,透着暖融融意味。
麝月身姿苗条,素面秀丽,穿艾绿底刺绣镶领长背心,象牙色交领袄子,霜色长裙。
脚步轻盈灵巧,手中拿块黑漆漆裘皮,快步走进迎春房间。
迎春正在理线捻针,见到麝月进屋,问道:“东西可找到合适的?”
麝月笑道:“在库里翻了许久,总算找到得用,按姑娘说的挑中的。
这块熊裘细密软和,手摸上去可真受用,真是上好的东西,就是小了一些,还是那个蒙古王子送的。”
迎春说道:“我要的这种便是小的,琮弟以前和我提过,裘皮之中熊裘耐用保暖。
特别这种小熊裘更是上等,猎户一般不猎小熊,所以更加难得。
成年大熊裘皮厚实坚韧,小熊因未长成,所以裘皮都不大,但皮质十分柔软,如寻常绸缎一般。”
麝月听得稀罕,问道:“姑娘特意挑小熊裘,这是要做什么物件……”
迎春叹道:“琮弟马上要出征,如今还在年头,正是大寒天气。
他出征必定每日骑马,冷风刺骨最伤膝盖,可不能小小年纪落下病根。
我用这小熊裘给他两件护膝,他日常戴着便没事了,这小熊裘柔软如绸,日常穿着不耽搁他行军作战。”
麝月笑道:“姑娘可真细心,三爷有姑娘这姐姐,可是真有福气。”
迎春说道:“你挺伶俐的人,怎把话说反了,要是我没有琮弟,如今还不知怎样呢……”
……
神京,赵王府,日落时分。
自金陵卫军大案之后,恰逢西陲并无战事,赵王军职无得用之处,眼下已投闲置散。
虽然身上还当着朝中官职,不过都是闲置,也不需每日上衙,日常都闲居王府。
朝中皇族子弟,多半都是如此,如宁王等人也是皇帝下差,才会专事专办,日常皆挂朝中闲职。
只赵王李重瑁与众不同,他本是公认皇族名将,眼下残蒙南侵来犯,伐蒙大战迫在眉睫。
如此社稷之战,赵王战功显赫之人,如不能位列其中,慨然领军出征,君心上意,便会昭然若揭。
意味圣眷已失,朝野风议,必定每况愈下,金陵卫军大案嫌疑,将会从莫须有,变成洗刷不去污点。
堂堂嫡长皇子,皇后所出元子,变成旁人笑柄,如何能够承受!
自那晚赵王从宫中得到密报,父皇闻听北地军报,受激之下呕血昏厥,让赵王心中杂念横生。
好在他并没有轻举妄动,虽然也做了一番布置,但各大王府都风平浪静,倒像是一拳打在上。
只是这一桩,让他心中暗惊,意识到方寸稍乱,旁人似都比他镇定……
到了第二日,宫中传出惊骇之闻,传送讯息的水房太监,当夜便被宫卫擒获,并且确认罪证。
第二日父皇将人交给母后处置,母后将那水房太监即刻杖毙,这一消息让李重瑁寝食难安。
他不知母后当时是何种心情,其中惊骇恐惧之深,必定言语难以俱表,父皇这是杀人诛心。
父皇清楚事情始末,哪怕将自己传入宫中,严厉斥骂一顿,甚至对母后言语训诫。
都能让李重瑁稍感安心,但水房太监被杖毙之后,整件事似乎消遁无痕。
宫中再无半点波澜,父皇没有任何表示。
君父无言的冰冷,比起愤怒的惩戒,更让赵王心惊胆战。
最近两日时间,他都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昨夜抛下温柔美貌的姬妾,独自在书房煎熬一夜。
他坐在圈椅之中,对着墙上的舆图出神,念念不忘伐蒙之战。
心中幻念丛生,臆想以无上战功,重新返回荣耀巅峰……
突然门口脚步声响,赵王从座位上站起,看到王府长史冯希山,正快步走进书房。
急声说道:“王爷,宫中已传出旨意,伐蒙将帅俱已委任,消息传至六部,确凿无疑。”
赵王一听此话,心中一片冰冷,如自己也在委任将帅之中,冯希山进门便会告知,不会是如今这番言语。
他心头泛起一股冷意,问道:“何人为帅!”
冯希山见李重瑁脸色冰冷,隐忍着强烈的不甘,心中生出凛然,说道:“平远候梁成宗为主帅督师。
齐国公陈翼为副帅都督,由主帅节制,随军出征。
忠靖侯史鼎为副帅都督,统领六万五军营精锐,镇守京畿九门。
威远伯贾琮为火器参将,独领六千神机营,守主帅督师节制……”
李重瑁越听脸上怒气越重,冯希山脸色担忧。
说道:“王爷,皇上委任梁成宗为主帅,朝野无人会有闲话。
他曾五战土蛮部安达汗,从无败迹,战功卓著,对阵安达汗,此人声望最高。
圣上选他为帅,也是老成之举……”
李重瑁心中满是无力感,说道:“父皇何至于此,我素知兵善战,即不能为主帅,难道不能为副帅。
哪怕让我独领一军,难道我连十五岁少年,都要不如吗!”
冯希山心中叹息,王爷也是激愤过度,贾琮哪是普通少年,这人是火器大家,天下不作第二人选……
但是这番言语,自然不会提及,劝道:“王爷也不必太过失落,此次将帅遴选,并非圣上乾纲独断。
也是各部群臣合议,所点将帅皆有契合,既然此事已落定,请王爷放开心胸,不要再多费心神。
万不可因此事,表露怨怼之意,落为宵小话柄,眼下韬光敛静,方为长远之计。”
李重瑁脸色灰败,神情萧瑟说道:“长史的话本王会记得,你先出去吧,本王要静一静。”
冯希山向赵王行礼,然后退出了书房,并轻轻带上门户。
他走了几步之后,回头看了书房眼,目光幽深,微微叹息,远远离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