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

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斗罗V:我觉醒了黑神话系统 直播算命:时总,夫人催您去离婚 嘉靖承明 在反派出生前(快穿) 甜妹在哨向世界苟成万人迷 瑰步舞余生 吃旋转火锅和前任邻座后 说好的假结婚,女总裁请自重!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

“嘬嘬嘬,咕咕鸡来吃米来吃……哎呀!别啄寡人,寡人没偷汝的蛋!寡人甚至不知道汝下蛋了……

“唉!逼寡人太甚,寡人也是有脾气的!”

百济国,泗沘城,王宫御园。

国王扶余义慈愤而拔剑,四顾茫然。

园里不见妃子宫女,到处都是鸡,一片鸟语香的咕咕哒。

妃子和宫女呢?

她们在其他园区养鸡呢,没空照管国王。

义慈王闻着呛人的鸡屎味,又窝囊地把剑收了回去。

“不能宰不能宰,宰了寡人拿什么献给大明皇帝啊,寡人自己吗?”

作为大明的狗,能讨得主人的欢心固然不错。

只是,主人的关怀有如泰山压顶,压得他这个小小的国王有点喘不过气来——

不知道为什么,大明对百济乌骨鸡的需求激增,养都养不过来。

先是神皇陛下亲自指名,每月要定时奉纳乌骨鸡若干。

然后,便是唐州各大衙门也来索要。

最后,这股吃乌骨鸡的风潮很快从官方蔓延到了民间。

上行下效,京城的有钱人趋之若鹜,请客筵席上若能摆出一只百济乌骨鸡,能让宾客体会到尚书级的待遇。

而且大明人吃鸡也吃得很……有特点。

不取细小昂贵的鸡舌,不吃脆嫩弹牙的鸡胗,而专挑最便宜大块的鸡胸肉。

就算再细嫩的乌骨鸡,那鸡胸肉也是又干又柴,难以下咽啊。

只能说,城里人的思路,百济人搞不懂。

百济人也不需要搞懂。

当狗是这样的,狗只需要满足主人的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就行了,而狗主人为了咽下干柴的鸡胸肉,要考虑的就多了。

现在,整个百济国都快成为一个巨大的养鸡场了。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少壮,无不手里攥着鸡饲料,在哄乌骨鸡大爷开心,生怕大爷不开心掉几两肉。

偏偏这种鸟东西又娇贵得很。

含辛茹苦养一年,好不容易快出栏了,说不定就因为你今天进门先迈左脚,就突然嘎嘣嗝屁了。

所以,百济人对这些鸟东西都当成祖宗供着,甚至恨不得抱在怀里,一勺一勺地喂。

可想而知,这样的精细化饲养工作,会占用多少人力。

而百济并不是一个人口资源丰沛的大国。

更糟心的是,别看这些鸡在园子里活蹦乱跳的。

能经历几千里运输、活着运到大明的,十不存一。

你总不能送死鸡给明大人吃吧?

也不能提前宰杀腌制,因为神皇陛下有令,腌制品“不健康”,必须吃新鲜的。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这一幕,因为养鸡人手实在紧缺,连王宫里的人都被动员了起来。

不但没人照顾大王,连大王都得亲自动手来照顾这些鸟祖宗。

小国寡民是这样的。

“阿西巴!泗沘城是乌骨鸡的老巢吗?再这样下去,我国就要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了!”

义慈王气不打一处来。

他这个王,当得也忒憋屈了。

不求自己像中原皇帝那样口含天宪,那至少也该像个普通地主家的傻儿子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吧?

这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养鸡,到底是什么个事儿呢!

“该不会,大明就是想用沉重的纳贡拖垮我国?

“然后,就以小国没有按时进献贡品、事大国不诚为理由,对我国悍然发兵,然后这样这样,那样那样……”

扶余义慈越想越感到害怕,冷汗渐渐爬上了脑门。

毕竟这种事情,汉家王朝也不是没有做过。

到时候整个国家就真的和乌骨鸡一样,因为进门先迈左脚,被嘎嘣一下……

“殿下。”

冷不丁的背后传来一个声音,吓得义慈王虎躯一震。

回头定睛一看,正是自家老舅、内臣佐平的那张老脸。

“唔……爱卿何事?”义慈王抚平跳动的小心脏,尽量心平气和地问。

扶余比流答道:

“大明下诏……”

“这么快?!”义慈王不禁大呼。

咦?

大王这一惊一乍的,把老臣给整的也有点蒙圈,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

“呃……是的,殿下。大明天朝对我国的赏赐确实很快……”

“唉,这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赏赐?”义慈王抓挠着头皮,忽然发觉事情好像和自己想的有点不一样。

“是的,赏赐。”

扶余比流大概猜到了领导的那点小忧虑,道:

“我国态度恭敬,大明非常满意,神皇陛下朱笔亲批,亲下赏赐十万贯钱,已经运回国都,请殿下过目。”

“十万贯?”义慈王睁大了眼睛。

这笔钱,都够把半个百济买回去了吧?

好乖乖,天朝上国是真的有钱啊!

不过是几只鸡而已,随手一赏便是十万贯……

义慈王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立刻转身向宫里走去。

“殿下,有急事?”扶余比流莫名其妙,亦步亦趋地跟上。

义慈王急匆匆地说:

“鸡饲料喂完了,寡人再回去拿点。”

别打扰寡人喂鸡……不是,别打扰寡人侍奉大国!

…………

“是吗?那就好。”

李明坐在马车里,将百济方向发来的密报缓缓展开。

十万贯的赏赐极大地激发了百济人养鸡热情,现在整个国家都在为鸡痴狂,不但军训废弛、百业凋零,甚至都不事农桑了。

毕竟人都不傻,种田才挣几个钱啊?辛辛苦苦一整年,比得上给明大人供奉一只鸡的收益吗?

于是乎,整个国家近乎停摆——除了畸形发展的养鸡业。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明养鸡场。

不过就算这样,百济并没有爆发粮食危机之类的人道主义灾难。

因为粮食可以买的嘛,国际大都市平壤离百济又不远!

大明赏赐的钱,不就是这么用的吗?

“只不过是多印了一些纸,就让一个国家完全接受了我的货币,连经济命脉、甚至饭碗都被我掌握在了手里。

“几千年的朝贡体系,是有些东西在里面的。”

李明有些得意地在心里盘算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