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两淮盐税俱归卫(1/2)
正月北方正寒,江苏按察副使、扬州兵备道李培正命衙役押着几十辆大车来到扬州副将府,忧心忡忡地谓扬州副将王洵、水师营参将陆泰都曰:“王副戎、陆参戎,三百万两军饷已经筹集完毕。卫国聚大军于山阳,宝应、高邮等地守军不多,恐难抵挡啊!”
听说索要的军饷已送至,王洵与陆泰都对视一眼,笑着说道:“李公有所不知,卫军势大,我军兵少,惟有将各地驻军全部调入江都,集中兵力方能守住扬州”。
“您是想放弃外围诸县,集中兵力守卫府城?”李培正问。
“正是,如今咱们聚集于江都的军队连同征发的青壮、各豪族的家丁,已达四万五千余众,坚守两三个月应该不成问题。到时候,郎督宪的援军必然赶到!”王洵显得信心十足。
“吾一介书生,不懂军事,守扬州之事便拜托两位矣!”李培正朝王洵、陆泰都深揖一礼,缓缓离去。
“李公放心,吾等定竭尽全力!”二人郑重回应。
待其走后,陆泰都眉开眼笑地问王洵:“王兄,这银子该怎么分?”
“扬州这地方富裕,看来咱俩要少喽~”王洵长吁了口气,说道:“你我各留一百万两,拿出一百万两让底下人卖命足矣!”
捞够银子,二将倒也能恪尽职守,带着部下在江都城外大搞坚壁清野,将树木砍倒、民房拆除、百姓迁入城中,以免为卫军所用。在百姓的哭泣声中,又狠狠捞了一笔。
淮安府治山阳如今成了卫军的大本营,秦王绰思吉麾下除了十四万多嫡系部队又多了四万余降军,加一起高达十九万,可谓兵多将广。如此庞大的军队调动,粮草辎重是个大问题。
原本这并不是什么难事,降卫的漕运总督屈尽美打开淮安的常盈仓,提供充足的粮草给卫军,还准备了千余条漕船运输粮草辎重。可谁知今年的冬天特别冷,淮安扬州段运河居然结冰了,原本利用大运河转运后勤物资的计划已经无法实施。
“大将军,末将已经打造出足够五万人用的雪橇,可以沿运河出发矣”,土城郡王纳噶特大声向秦王绰思吉请战。运河结冰虽然行不了船,却能乘雪橇滑行。雪橇一物本不稀奇,汉朝时匈奴人便已广泛使用此物。《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人:“冬月则雪橇,乘冰而行”。绰思吉军中的两万蒙古骑兵中有很多来自极北部落善于制作雪橇的勇士,遂命纳噶特挑出五千为大军制作雪橇。纳噶特不负所望,很快便打造出够五万人用的雪橇。
“蓟州总兵宣有才、通州总兵张玮部久居北方,从兄可带二将所部轻装简行取扬州。孤率大军随后便来”,绰思吉下令。
“末将领命!”听说自己被选为先锋,纳噶特大喜。
“前些日子父汗给孤写信,特意提及扬州和两淮盐业”,绰思吉顿了顿,见从兄神情严肃地恭听,方缓缓说道:“父汗说‘两淮盐业关系国家命脉,此番入扬州,须收拢民心,不得纵兵劫掠。若是将这只会下金蛋的鹅杀了,往后咱们便没了金蛋’。从兄一向行事稳重,孤命你领兵取扬州,请务必约束好部下,维持好扬州的稳定!”
“大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负使命!”纳噶特欣然领命。
乾元二十七年(1670年)正月十五日,土城郡王纳噶特率五千蒙古兵、四万五千汉军由山阳顺运河撑雪撬南下,为加快行军速度,他下令留下笨重的军械,每人只带一个月的干粮,将甲胄兵器置于雪橇上。
“传本王军令,劫掠民财者,斩!”纳噶特最敬重伯父莲大可汗,听从弟说了伯父的意思后,立即以军令的形式传达全军。
战局异乎寻常的顺利,王洵、陆泰都已将扬州府其他州县驻军调往江都,这便导致除了府治江都,其他州县几乎没什么守军。大军顺着运河,先至宝应县,还未来得及攻城,宝应知县便带着阖城百姓毕恭毕敬地欢迎王师;再至高邮州,畏惧卫军势大,高邮知州逃得没了影,当地父老害怕遭兵灾,在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组织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嘭~”蓟州总兵宣有才气呼呼朝邵伯镇的北城门踹了一脚,这地方已经离江都城极近,不料依旧无兵防守,这让急着斩首立功的他如何能不气恼?
行至江都城下,终于有仗打了!王洵想趁卫军立足未稳击之,夜晚亲率一万精兵由城内杀出。不料纳噶特久经沙场,在营寨周围遍布明、暗哨,吴军刚接近卫军大营便被察觉。偷袭变成交战,激战至次日凌晨,王洵不仅未讨到便宜,反折了千余人,无奈之下只得退回城中。
还有更郁闷的,因为运河结冰。船只无法正常行驶,陆泰都不得不将水师营所属战船藏在离城东码头不远的茫茫芦苇丛中,自以为藏的隐秘,不知怎么竟被卫军发现,杀散留守兵士抢走战船。己方的战船居然成了敌人的,气得陆泰都暴跳如雷,“城里定有敌人奸细!否则那些旱鸭子怎么找得到咱们的船~”
郁闷的并非只有他俩,纳噶特也很郁闷,短短十佘日他便杀至江都城下,本想一鼓作气拿下此城,苦于轻装而来未带攻城器械,不得已命部下伐木打造,可天杀的守军竟将方圆十余里的树木砍伐一空,连民房都拆了,想伐木须跑老远,无形中减缓了攻城的速度。无奈之下只得一边围城一边等待绰思吉的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