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二十节 汝南王失势(2/2)
既然大家都认为东安公司马繇有罪当罚皇上就当即下旨罢免了司马繇地禁军统领之职。圣旨还说按司马繇之罪本当流放边疆念其为皇室子孙免流放限其在明天日落之前带着汝南王府的私家军队离京归国也即把他连同他的军队一起赶回封地去了。
至于汝南王司马亮这次倒没有动他只是在卫地官衔上又加上了太傅一职——也就是任命他为皇上的老师。这样一来卫在朝中地地位就在汝南王之上了。
本来司马玮是建议我趁机彻底端掉汝南王一家地他甚至再三暗示我不如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汝南王父子统统杀掉了事。我没那么做不是因为舍不得而是因为时机还没有成熟。
政治博弈损一方必然会增加另一方的势力我压下汝南王家地势力抬高卫家和司马玮的地位是为了不让汝南王独大。
但同样我也不想看到卫和司马玮没有对手。尤其是司马玮他是先帝的儿子又有几千人的私人武装现在还统领禁军如果让他一枝独秀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而之所以把卫抬得那么高是因为我确实看不惯这个人他是我家的仇人可是我无由除掉他不如索性把他抬到顶。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这次他无功升迁不知道红了多少双嫉妒的眼睛。
尤其是汝南王司马亮对卫现在是恨之入骨了吧?他们本来说好了要联姻要联盟要共同把持朝政要一起共享这大好河山、这通天富贵。可是卫却在两家已经合好了八字以后还把女儿送进宫让他的儿子在急怒攻心之下带兵闯宫,以至闯出了这场祸事!还连带累他在朝中失势。卫却一跃在他之上成了朝廷实际的独裁者.
一次事变结束后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就是事变的最大得利者。我故意捧卫给他加官进爵封他女儿为夫人同时赐给他家很多金银财宝让他的恩宠一时无双无非是为了把所有的嫉恨都引向他。起先盘算这一切的时候我不是没有内疚的但很快我的内疚就自动消除了。
因为卫实在是表现得太洋洋得意了。他觉得他现在是皇上的太傅又是所谓的“国丈“势头不仅盖过了以前的司马亮甚至盖过了杨骏。他不仅在朝臣面前趾高气扬甚至在皇上面前也失去了应有的敬畏
这样一来咬牙切齿的就不只司马亮了还有楚王司马玮。
司马玮本身就是十分热衷于争权夺利的人又年轻气盛总认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应该被朝廷委以重用。这次他帮皇上捉住了司马繇拉下了司马亮他就认为这次“倒汝南王”事变中他居功至伟理应得到最高奖赏。但皇上除了任命他为禁军统领之外并没有让他在朝廷中担任什么重要职务。
本来他就是为了争夺这个禁军统领职务才搞垮司马繇的现在他如愿以偿了按理他应该心满意足了。可是跟卫一比他又心理不平衡了认为汝南王父子明明是他拉下的怎么功劳反倒归了卫老头呢?
为此他多次跟我牢骚鄙薄卫是“捡现成便宜的”抢夺了他的胜利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