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太平教徒(1/2)
天刚亮蔡邕的车马缓缓驶出了颍川。
荀爽等人得知消息的时候蔡邕早已经离开的颍川令荀爽、何颙顿足捶胸不已。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碧空万里无云。
车马沿着颖水官道行进大约在中午的时候就离开了颍川的地界转入河南尹的领地中。由此向东南行进大约一天多的路程就能抵达管城而后继续前进三五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陈国算是进入陈留的地界中。
蔡邕没有在河南尹停留更没有去拜访河南尹王允而是直接坐船跨过了颖水。
魁梧少年在经过河南尹的时候忍不住询问道:“老师我们不去拜访一下王大人吗?”
蔡邕在车上正闭目养神听到少年的话思忖片刻后摇摇头。
“子师此人确有才气然心思狭窄惯用阴谋。而且此人为清流党人我们最好还是别和他走的太近。元叹非是老师胆小怕事十常侍如今风头正盛且又和大将军藕断丝连。王子师跟随大将军本意虽好只是恐难以成大事最后为他人做嫁衣。我们现在是避难不可沾染是非还是早早的回陈留老家为上策。”
“学生明白!”
魁梧少年点点头立刻催促车马加紧赶路。
一行人过了颖水之后在驿站中休息了一下吃了午饭后立刻启程向陈留前进。这一路倒也无事傍晚时分车马来到了一处名为富喜山的地方属于嵩山的分支。
要到管城就必须从富喜山的峡谷中穿过。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魁梧少年再次向蔡邕请示:“老师这天眼看着就黑了不如我们今晚就在山外休息明天一早再赶路?”
蔡邕走出车子抬头看了看天。
“如今正是盛夏天黑的晚。我看我们还是再赶一程吧……过了富喜山就有管城驿站。如果今晚在这里停留的话就只能露宿荒野了。元叹我们再赶一程。”
魁梧少年想了想当下点头答应催促车马加快度。
富喜山并不大山路也不算特别崎岖。如果按照正常的度一个时辰内就能通过。
可没想到在赶路的时候车辕却突然断裂。
虽不是蔡邕乘坐的车子可在蔡邕看来那辆车上的物品比他的性命还要宝贵。
车上放的都是书简是蔡邕穷一生搜集而来的书简。
车辕断裂令牛车倒在了路上书简散落了一地。蔡邕心疼的要命立刻从车上跳下来大声的叫喊:“都停下来停下来……元叹快点找人把书简拾起来。”
魁梧少年很清楚老师的喜好见此状况知道若不收拾好书简只怕蔡邕是不会走的。他命人收拾走到蔡邕跟前说:“老师这书简放在何处?这辆车显然不能用了。”
“放在我的车上我的车上!”
蔡邕蹲在地上捡起书简用袖子拂去上面的灰尘一脸心疼的样子。魁梧少年点点头让人把车上的书简往蔡邕的车上搬运。他倒是没有去捡书简而是走到了坏掉的牛车旁边蹲下身子查看车辕的断裂情况。这一看心里却是一惊。
手臂粗细的车辕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断口是平整的显然是被人偷偷的砍切过。
自然断裂的部分只有三分之一。
是在车仗行进的时候特别是在经过山路的颠簸而造成。
魁梧少年清楚的记得从颍川出之前他曾经仔细的检查过车辆。当时车辕完好并没有任何的伤痕。如果是这样这车辕只可能是在赶路的途中被人动了手脚。
一路上车仗几乎没有停过。
魁梧少年仔细回忆了一下在渡过颖水的时候他离开过车仗;还有就是在驿站吃饭的时候他离开过车仗。如果是有人动手脚只可能是在这两个地方出问题。
驿站那是官家开设的不太可能。
剩下的可能就只有……
魁梧少年的心中产生一丝不好的预感。他连忙走到蔡邕的身边附在蔡邕耳边轻声的把他所现的问题说了一遍。蔡邕的脸色也变了沉思片刻之后说:“元叹我们怎么办?”
“老师我们现在有两条路。一是把这些车仗抛弃我们轻装上路通过富喜山峡谷。等到了驿站我们就安全了;第二个方法就是收拾好书简我们从原路退出去找一安全场所休息。等天亮后我们再多找一些人一起通过峡谷。”
魁梧少年迟疑了一下“不过第二个方法也不安全退出山谷我们只能露宿荒郊野外。天晓得会生什么事情……毕竟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很容易出事。”
蔡邕犹豫了一下看着满地的书简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不可否认魁梧少年所说的第一条路最安全。只要到了驿站就可以有保障。可这些书简都是他辛苦搜集而来的宝贝。这样弃之荒野的话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魁梧少年看蔡邕没有说话轻声道:“老师书简虽珍贵可毕竟是死物。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老师您活着就能重新收集整理出来。可若是您不在了这些书简还会有谁在意?再者小师妹那里不是都还留有她篆刻的副本吗?”
蔡邕想了想一咬牙道:“元叹言之有理丢弃车仗我们快通过峡谷。”
一声令下随从们马上就行动起来。魁梧少年暗中观察却没有现这些随从有什么异样的表现。心里有些不安魁梧少年等人簇拥着蔡邕向山中前进一行人马不停蹄在天黑之前终于穿过了峡谷并且在不远处找到了一家驿站。
这驿站距离富喜山口不远除了一个驿官之外还有二十名杂役。
蔡邕虽然被罢了官可毕竟是一代帝师并且随身携带有皇帝赠与的金牌。更兼他是享誉天下的名士驿官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立刻命人打扫房间让蔡邕等人安定下来。
此地距离管城大约有一百八十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