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节 断尾求生(2/2)
李烈与郦疥这两个年轻将领在追击战中充分挥了各自的长处骑兵大范围的穿插然后将被分割包围的楚军留给后面的步兵来解决这样马不停蹄的追杀将靠两条腿逃命的楚军一个个追得筋疲力尽莫说反抗就是想举起武器都困难重重。
等到傅戈率领大军来到一群群投降的楚兵跟前时剩下的居然只是收缴兵器、押降俘虏这二项没有挑战性的事情了。
面对散落在战场各处的众多楚兵俘虏傅戈有一种恍若见到了二战时期德国装甲突击部队横扫法国时的场景隆隆的轰鸣声中英法联军引以为豪的防线被冲得七零八落就象面前溃败的楚军一样。
步骑结束的极致或许就是如此吧!
追击的大秦军队一直到接近武关道口的峣关附近才算是遇上了可以一战的对手。
在张良的激励下陈武率领着手下的这一支残破的楚军布下的一线风雨飘摇的防线当然仅凭着三千左右的兵士自然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好在张良和陈武强行合并了诸多小诸侯的乱兵这才堪堪让他们拥有了抵御李烈骑兵的一点可能。
“禀李将军前方有一支楚军挡路——!人数大约有七千余众。”
听到前军传来的这个情报正指挥手下骑兵实施分割包围的李烈一惊楚军在这个时候还能缔结起这七千余人的部队着实是不简单呀而能够在全军崩溃的时候勇于领命殿后的这员战将一定不是寻常之辈。
“这个时候还有楚军如此不怕死的传令前军不可冒进打探楚军是何人统兵?”李烈大声吩咐道。
若是换作巨鹿之战前李烈断断不会在乘胜追击的当口下这样的命令也正是这一年多跟着傅戈的历炼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轻敌者必会遭到惩罚一个优秀的将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忽视敌方的反击能力。
在传下第一道命令的同时李烈截断楚军的行动丝毫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骑军快推进能够轻而易举的抢占要点这就为下一步分割包围奠定了基础不过令李烈奇怪的是这支楚军意外的没有对秦骑的行动进行强有力的反击他们依旧老老实实的在构筑防御战壕似乎有长期坚守的意图。
这样一种微妙的情形在大战的尾声时是绝不多见的一般来说溃败的一方不可能再聚拢起一支足以一战的队伍因为在大战正酣之时精兵猛将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残兵败卒又岂有一战之力?
然而事情往往总有意外心灰意冷的张良在大败之后的决择再加上陈武授命断后以及长久以来积蓄的对暴秦的忿恨这几股因素叠加起来竟让楚军的败卒们一个个抱着必死的心态来迎接最后的这一仗。
一个‘死卒’的战斗力是无法用平常的推断来衡量的。
这一点早已被无数的战例所证明。
于是在六月十八日这个艳阳高照的早晨秦楚两军对峙着陷入到了僵持之中对于秦军将领李烈来说等待虽然会错失追击楚军主力的良机但却是最稳妥的战法因为前面秦岭间的武关道实在不合适骑军战斗力的挥。对于指挥楚军的张良和陈武来说丧失了机动能力和援兵的他们本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留下的能多拖延一时就是一时。
“禀李将军看楚军旗号是陈武的部队!”很快的负责打探的侦骑就送回了李烈需要的情报陈武这个名字李烈当然不陌生刘邦麾下大将攻取峣关城的功之将也正基于这点认识让李烈对面前的这支楚军更加的重视起来。
“快去通报傅帅——!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轻举妄动。”李烈的声音有些急促能够在战事结束的时候还能逮到一条‘大鱼’这样的运气可不是次次都会轮到的只是很可惜陈武这条大鱼他李烈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下的。在这个时候李烈也不知道在楚军阵中陈武这条鱼还不算大真正的大鱼是楚军军师——张良。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sho?b1_id=135816
灵魂操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