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袁术称帝(1/2)
(这段时间期末了,有点忙,不过更新是绝对不会断的,明天要实验设计,估计到下个星期三左右就可以回家了,到时一定的把前面出现的的错误给改改,细细的检查一下,到时也就有时间来爆发!!!!!!!!!!!)
当孙策在江东之地正火热地进行平定、吞噬各方势力的时候,在徐州的卫羽却也开始行动起来。在接着的一年内,卫羽对内、对外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治。
对内,首先卫羽采用了陈登的方法,在这一年之中大幅度的降低徐州本地的赋税,平均起来比其他各地的赋税少了将近三层左右,但是由于赋税低了,也引起许多外地流亡人口的涌来,最后总的收入却增加了不少;然后,在另外一方面,集中的训练军中的收编的袁术降兵,以及新近招募的新兵,从中抽取将近十二万的jīng兵作为正规兵,他们不参见向屯田之类的事宜,只是单纯的进行军事训练,其中有三万的轻骑兵,二万的重骑兵,二万的弓箭兵,还有五万的常规步兵。剩余的兵马也有几万,他们只要是用于各地rì常的治安之类的事宜。
而对外,卫羽先是通过把那些殿前大臣送归曹军,从而取得曹cāo的好感,至少是在表面上面的好感。但虽说曹cāo借助献帝之手也传达了一定的好意,但是却一直没有给卫羽一个“徐州牧”的官职。
在这一年内,天下大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曹cāo迎接献帝进入许昌后,改称许昌为许都,改年号为“建安”,这一年是公元195年,也称为建安元年。而曹cāo也开始稳住了征伐的脚步,开始进行内修政治,训练士兵,但表面上却也算是平静。
而此时在幽州之地的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的战争,却逐渐的进入白热化。公孙瓒是为了取得冀州之地,而袁绍自然是为了幽州这大片的土地。本来袁绍的兵马人数上面,比公孙瓒不知多了几何,但由于公孙瓒军中骑兵机动xìng特别的强,所以袁绍短时间内却也奈何不了公孙瓒,但是两方的消耗战一旦到达一定时机,公孙瓒的败亡则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西凉地区,马腾和韩遂义结金兰,成为异姓兄弟,共镇凉州之地,而郭汜等人的军马也是不少,所以两方却处以一种对持之态。但郭、李两人素来不得民心,被马腾和韩遂所破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是凉州之地,军马混乱,各方势力杂乱,一时间对中原地区却也构不成什么威胁。
而寿chūn的袁术一直声称要讨伐卫羽,为大将纪灵还有那十万大军报仇,但却是一直“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大的举动。
江东孙策却早已稳定住丹徒和秣陵的局面,本来袁术感到其威胁自己的时候,孙策却以玉玺重新的换来袁术的信任。但是玉玺的作用却不仅仅如此,袁术还把扣押在寿chūn之地的邓当以及孙坚原部下江东一万jīng兵送回孙策,令孙策、周瑜等人大喜。
而此时荆州在贾诩和司马徽的治理下,虽说兵强力壮,经济发展迅速,但却由于能领兵的大将除了徐晃外,别的群都是平庸之辈,只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而已。
其他各地也基本上是一些守成之辈所居,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此时整个混乱的三国仿佛就这样陷入一个平稳的接近没有杀戮的真空局面,但是在有志之士眼中却看得出,一股浩大的暗涌正在形成,而仅仅少的,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而就这众人急于大破这个局面,而又都不愿意当作出头鸟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件令众人皆大欢喜的事情。
公元196年,建安二年,袁术手下谋士徐亮以玉玺之上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为据,进言于袁术,话曰:“主公既然能得到此物,皆乃上天所赐也。应当称帝以应天命!”遂后说了一大通的理由,最终打动了袁术
袁术遂不顾其部下华歆等人的反对,在三月初七,在寿chūn称帝。以寿chūn为都,国号仲家,而袁术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仲家皇帝”!袁术此时对外声称拥兵三十余万,当然许多都是其在寿chūn、盱眙等周边各地强行招募的,实际上本来的军队却也只有十五万到二十万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