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论势定谋(1/2)
看到此时卫羽的样子,司马徽、郭嘉两人对视一眼,随即一起拱手拜道:“司马徽(郭嘉)拜见主公!”
卫羽连忙的扶起两人,笑道:“两位先生请起,卫羽承受不起,以后两位先生还是叫我子杰吧。”
这时司马徽一听,一脸严肃的表情说道:“主公,不可,正所谓‘名正则言顺’。这个称呼可是不容乱来的。”卫羽点点头苦笑一下,也只好依了他。
然后众人便商议以后的发展,这时司马徽分析时事道:
“天下自从黄巾之乱以后,各地官员都牢牢的抓住手中的兵权而不放归于朝廷,他们暗自招兵买马,拥兵自重。而现今各地军阀之间却也是矛盾不断,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以我之见,估计过不了多久,中原地区必会大乱,到那时我们的机会也就到了。”
卫羽听到司马徽的分析,心中不由的暗赞他分析的准确。不错,据史书记载,公元189年,也就是明年,汉灵帝驾崩,那时就会发生皇位之争。先是何进领兵入京诛灭宦官,扶持自己的外甥刘辨上位,也就是汉少帝。接着便是宦官杀害何进,最后来董卓入京,废帝,扶住汉献帝刘协当上皇帝,再往后的就是关东兵起,至此以后就是十年中原混战。
卫羽暗赞司马徽的同时,心中又不由的故意的想考考他,于是便问道:“那以先生之见,以为战乱会由何事所起?”
司马徽笑而不答,看了看郭嘉。这时,只见郭嘉眼中jīng光一闪,一字一句的说道:“以嘉之见,必会由皇位之争所起!”
不会吧,这也能猜到?!卫羽深深的注视着郭嘉,然后深吸一口气,问道:“奉孝,你说这话可有依据?”确实,中原混乱若是追究起来,就是由皇位之争所起,但是郭嘉怎么会猜到的这么准确的呢?卫羽心中顿时布满了疑云。
这时郭嘉轻抿一口茶,神彩飞扬的望着卫羽,侃侃而谈道:“主公,如今虽说各地军阀都拥兵自重,不受朝廷的限制,但是在表面上,却都还不敢公然的与朝廷对抗,因为一旦这样,便可能就被身边的其他势力所吞噬掉。所以说,这些人都在等待机会,一个可以让自己更加壮大的机会。
而当今皇上灵帝的子嗣之中,有望继承皇位的只有两人,其中大一点的皇子刘辨乃是大将军何进之妹何太后所生,为人虽孝,但资质却是平庸。而另一皇子叫做刘协,为人机灵、聪慧,深受为灵帝和皇太后所爱,有望继承九五之位。
但是刘辨的舅舅是大将军何进,素与宫中常待有碍,他手握兵权,怎会眼睁睁的看着皇位旁落他人,而十常待一方面想保住xìng命,另一方面也想继续的作威作福,必定会力保刘协。这样一来,一旦灵帝驾崩,两方势力必将为皇位的归属,而争的头破血流。但是无论最后结果是那方争得皇位,都将持皇帝而使自己权高位重。新帝上位,他们必将想要收回军权,而此时却与前几朝大有不同,这个时候必定会引起一阵混乱。”
司马徽点点头,接着说道:“恩,奉孝分析的不错,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好,皇帝收回兵权,谁违命有可能就会被周围虎视眈眈的人所吞噬。但我夜观天象,看西北方向有一煞星盘踞其中,而且有向东移动的趋势,徽担心的是,这些当权之人为了把握权力,而依靠一些大的有野心的军阀,引起煞星更快的东移,这样事情就变的麻烦多了。”
卫羽一愣,心中惊道司马徽之见,果然不凡。史书上的确像司马徽所说的那样,何进引入董卓,yù灭宦官,却从而引起十年军阀混战的开始。这时卫羽点点头,随口便道:“先生果然高见,正如先生所见。”
司马徽和郭嘉两人一听,疑惑的看着卫羽。郭嘉问道:“主公…此话何意啊?难道主公能预知未来?”
卫羽说后便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但是此时骑虎难下,又不能跟他们说是自己能预知未来,便硬起头皮说道:“我的意思是先生分析的对,所以事情一定会像先生所说的那样发展。”说后,自己都意思到有点牵强,便连忙转移话题,反问司马徽道:“以先生的见解,此次宫廷之战谁会获胜啊?”
司马徽知道卫羽是转移话题,但也不做深究,稍微想了想,便道:“半半之数。”看着卫羽一脸疑惑的样子,司马徽继续解释道:“若是单单以实力而论的话,何进大将军拥有大量兵马在手,一旦冲入京师,必定能大获全胜。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