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铸河山 > 第七章 北伐幽州(六)

第七章 北伐幽州(六)(1/2)

目录
好书推荐: 倚天里的死刑犯 地府少年 欲望魔眼 都市夜魔猎手 判官李坏 反转女儿国 魔法大陆的武器商 奇异穿越 放逐者传奇 超级乌贼王

“隋炀帝虽称暴君,但他开凿的永济渠所起的作用非常重大,称得上是他一生中少有的能够留给后人的遗产了。”黄俊站在船头,眺望着向北开进的船队如是点评道:“隋炀帝开凿永济渠是为了东征高丽做准备,然而自唐以来却成了极为重要的通道,把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连通,从京都长安上船,可直达幽州,便捷了很多。”

隋炀帝大业四年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把南方的沁水和北方的涿郡连系在一起,自此以后永济渠成为极为重要的战略通道。

永济渠全长两千多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就是“引沁水达于河”,利用黄河支流沁水,使其分流东北与清河和淇河相连,再东北入白沟。北段则是利用一段沽水和一段桑乾水凿成运河,如此一来,河南地区的来船,通过永济渠就可以北达蓟城。但是,由于沁水与黄河相连,多沙容易淤积,而清水又流量有限,因此永济渠的南段实际上的漕运价值并不高,所以在唐朝时候,永济渠的起点往往被定在卫州的汲县一带。

赵匡胤赞同黄俊的点评道:“皇上所言极是!永济渠本身是好的,只可惜自唐末以后失修,淤泥拥塞,难以畅通,能够行船的河段已经不多了。上次进军,皇上本拟直达幽州,由于河段拥塞不能行船,不得不提高登岸。”

黄俊笑道:“上次北上,朕思虑未周,未虑及于此,此次重来,虽然河段不能完全直达幽州,朕还是决定直抵幽州。永济渠的作用非常大,不仅仅是便于粮食转运,还便于南北贸易,幽州、魏州、贝州因其便利的地理位置,终于发展成永济渠沿岸的商贸中心,等仗打完了,应该调集人力重新疏浚。”

韩通很是赞成黄俊的观点道:“皇上所言正是臣所想。自从皇上御极以来,大周就在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象永济渠这样重要的水道要是不能畅通的话,实是可惜。”

周世宗登基后意识到粮食的紧缺,下大力气兴修水利,疏浚河流,这为中原地区农业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俊点头道:“张说有一首诗很好地说明了永济渠的重要xìng,这诗就是‘河朔人无岁,荆南义廪开。将兴泛舟役,必仗济川才。夜月临江浦,chūn云历楚台。调饥坐相望,绣服几时回。’荆楚的粮食通过永济渠直接运到河朔救灾。要是没有永济渠,当年的河朔大旱,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张说是唐玄宗时期的名臣,时任幽州节度使,写下这首《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很好地说明了永济渠的重要xìng。

三人正说间,只听有人高声吟诗“渔阳突骑犹jīng锐,赫赫雍王都节制。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rì何须十万兵。”

这是杜甫的《渔阳》诗,在此处吟来颇有些不敬,赵匡胤怒哼一声,道:“好个狂徒,居然敢吟此诗,不知好歹!”

黄俊虽为帝王,潜意识里还是现代人的想法,虽然觉得这人在这里吟《渔阳》诗颇有些不礼貌,还可以接受,寻声望去,只见一叶扁舟飘来,船头站着一个身材不算高,只能算中等个的文士,初看之下,这文士颇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让黄俊大生好感。

等到扁舟靠近了,黄俊看清了他的面相大失所望,这人其貌不扬,长相实在不敢恭维。

“大胆,停船!”兵士吆喝起来,禁卫军弯弓搭箭对准了他。

掌舵的艄公是一个老头,吓得直哆嗦,结结巴巴地道:“杨相公,回去吧,军爷不让我们过。”

姓杨的文士毫不在意,哈哈一笑,道:“老人家不用害怕,他们不会放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