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积旧然纳新(1/2)
也许是从这一年开始吧!所有的村小学只教到二年级。到了三年级,孩子们都要到区里的小学去念书。
八岁,朱阁空明就开始到白林埠小学念书。路途对于别的孩子来说,有点儿远。七八里路,对于朱阁空明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现在的朱阁空明,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四,体重达到了四十公斤,比一般十岁的孩子都要强。
在大林村,特别是这两年,小土匪在老土匪的教育…..教唆下,老是找比他大的孩子打架。六七岁的小土匪,经常把那些十多岁的大孩子,不大不小的孩子,揍得鼻青脸肿。在这孩子们心里,小土匪已经是大家的噩梦。
小土匪在大林村,虽然是孩子们的噩梦。但是出了大林村,小土匪自然就成了所有大林村孩子,心目中无可替代的柱石。到了新的学校,遇到其他村的人才,欺负大林村的人话,小土匪也会很仗义地帮助自己人。狠狠地揍那些家伙。
早在大林村的小学。朱阁空明既不是那种表现得非常聪明、学习非常好,让老师特别关注的孩子。也不是那种表现得非常顽劣、对学习非常厌恶,让老师不得不cāo心的孩子。而是一个,各个方面比一般人要好,却比名列前茅的人要差的孩子。
而朱阁空明的调皮打架,也都是在不上学的rì子,放学之后不属于老师管的时候。所以,在老师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没有什么深刻印象,不需要过多关心的孩子。
到了白林埠。朱阁空明的表现也跟在大林村相差不大。
上课不会主动跟同学讲小话,可要是有同学主动给他通电,他也会及时回电。不会在老师面前积极表现自己,更不会再课堂上举手,主动回答问题。可要是老师点名让他回答的话,十次也能答对七八次的。
课后嘛!众所周知,山里的孩子是非常野的。凡是生长在山水之间的孩子,谁个不是山里的猴子,水里的泥鳅。他们爬爬树,下到小河里捉捉鱼虾什么的,那再正常不过。
还有手脚利索的,逮逮兔子,一点儿也不稀奇;胆子特别大的,抓几条小蛇,都不奇怪。至于说孩子们,闹矛盾,发生了打架的事情。那真的是太常见了,谁个地方的孩子在一起,不打架的?
朱阁空明平时多是喜欢独坐,不是太喜欢跟同学们玩在一起。可要是,有哪个自以为他好欺负的话,那就打大错特错了,这个试图想欺负他的家伙铁定会被揍得灰头土脸,眼泪汪汪。
或者欺负了他们大林村的孩子的话,那些被欺负的孩子来找他求援,有的甚至还是六年级的大哥哥。他二话不说,挽起袖子,模样架势就像先前那个社会的土匪,走过去把那个欺负了大林村的家伙打得哭爹叫娘。
还好。学校里,特别是小学,孩子们的觉悟是非常高的。当出过几次这样的事儿之后,所有的大小孩子都知道。大林村的孩子欺负不得,那个力气非常大的二年级小弟弟,不!应该叫大哥哥,更是惹不得。
早在年前,朱守田就新修好了一栋全红砖的房子。年初,也帮朱大壮订下一门相称的亲事。筹备着秋收之后,让朱大壮将孙媳妇迎娶过门。
新房子,住的当然就是朱月初夫妻俩,还有即将结婚的朱大壮夫妻。至于朱守田夫妻,还有朱阁空明这个便宜的儿子。当然也就是住老屋了。用李二丫的话就是:新屋住新人,住个贵气,住个喜气。老屋又不老,比好多人家的房子不知道好多少,住老人,住个娃儿,多合适呢!
朱守田没有说什么?吴桂枝更不会说什么?朱阁空明就更不会有意见了!别说他不具备提意见的资格,就是具备这个资格,他也不会提。能一个人住,拥有dú lì的空间,正合他的心意。如非必要、甚至没有谁叫他,他都不会往新屋里去。
积旧纳新,朱阁空明对于道的重要感悟之一,就是积旧纳新。积累以往的所得,融入现在所悟,就成了适合于现在的道。永恒地在已有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元素,这就是道。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而道,便如是永恒不满之水,无边不满之月。
知识,不断地接收新的知识。自朱阁空明知道,白林埠小学有一个小小的阅览室。每到夜里,他就会在午夜练气之后,从大林村赶到这里,潜入阅览室,浏览里面的书本。虽然是文化层次非常低的书本,但是对于朱阁空明来说,也是广泛的新知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