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日在共青城(四)(2/2)
蒋玉成说着,迈步向基地的其他建筑走去——这个时候,他看见一辆甲壳虫般的奇怪的履带式车辆刚刚从基地的大门外驶了进来。这辆爬虫的背后背着一个散发出绿sè幽光的巨大的罐子,车顶上则是虽然看起来像是自卫武器,但是实际杀伤力却明显超过了自卫需要的30mm机炮。这只爬虫缓慢地爬向了一个有着一个装有绿sè液体的池子,两个高压容器和一对高耸入云的大烟筒的建筑物。
在来到了这个建筑物的正面之后,大爬虫缓缓爬上了池子前面的斜角台阶,然后在履带差动的推动下缓缓转身180度,翘起了背后背着的罐子。绿sè的晶体从罐子内奔涌而出,倒进了大池子里,激起了阵阵白sè的雾气——而后面的两个大烟筒,也随着绿sè晶体的倒入而冒出了阵阵青绿sè的浓烟。
“这就是采矿厂?唔,好怀念···”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蒋玉成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童年时期跟基友们联机玩游戏的那段rì子——不过作为指挥官以上帝视角看着自己的基地,跟现在自己用人的视角亲眼目睹这个庞然大物的运作,感觉显然是不一样的。
如果少将也在这个世界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拿笔题字:“诺斯庞特是个好地方。”这个面积相当于格陵兰岛的大岛,不仅有着包括煤和石油之类的化石燃料,和铁、铜等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金属矿物,就连UISA一直很缺乏的魔晶矿都有一定的储量——就在基地的东部,有一小片尚未开采的露天泰矿矿田,用系统提供的矿车和采矿厂将这些泰矿jīng炼之后,就可以获得至关重要的战争资金。当然,这片矿田的储量也不是很丰裕,只能勉强让“钢爪”完成上岸初期的发展与建设——如果想要暴兵的话,就要尽早登上尤瑟大陆,在大陆上的富矿区开分基地立分矿才行。
除了指挥中心,电厂和采矿厂之外,基地内还有一些生产xìng建筑——兵营可以招募或者训练合格的“钢爪”步兵以及其他技术兵种,而重工厂则可以生产和制造坦克装甲车,或者是其他的军民两用重型装备,共青城港口的船坞被改造成了一个造船厂,但是功能比较简单,只能完成一些不太复杂的改造工作——比如对原TDD分舰队的几条火炮战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现代化改造。
相对于从两栖战舰上直接造兵,兵营和重工厂有一个非常体贴的功能——兵营不仅可以通过原来的“复活死人”的方式招兵,而且还可以直接利用系统提供的教官和训练设施,将共青城中原有的适龄青年训练成合格的“钢爪”士兵,而且价格相对于直接招募要下降至少一半还多!同样,重工厂也可以通过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让共青城原有的工厂和企业也来分摊部分或全部的装备生产任务——以系统资金计数的价格也会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而下降,甚至直接降到0!
现在,整个共青城市的经济生产正在“钢爪”的管制之下逐渐恢复——工人们重新走进停工已久的,经过了初步信息化改造的工厂,在EVA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开始按照技术资料,生产一些“钢爪”需要的军需物资和军民两用装备,以节约战争资金的消耗:航空燃油、子弹,炸弹之类技术含量较为简单的消耗品已经可以实现完全自产化,而卡车之类的制造难度相对较低的重型装备生产同样也已经走上了正轨。根据EVA系统的评估,在未来的一年内,经过改造的共青城原有的航空工业企业,甚至可以直接自产“超级大黄蜂”这样的战斗机!(注1)
通过一部分装备的自产化,一些原本应该用于补充物资弹药消耗的战争资金被节省了下来——这些资金被用于购买一些军民两用的消费品,以配给制的形式发放给共青城市的市民。加上泰矿矿田的收入和“布朗运动”战役中消灭的敌人,维持收支平衡倒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虽然仍然对于战神的一系列坑爹行为耿耿于怀,但是蒋玉成还是觉得,自己相对于临高五百废之类的穿越者前辈来说还算是很幸运的——虽然科技树不同,但是UISA仍然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成熟的现代工业国,很多工作都不需要重新再做。只要自己能将手中的科技植入到UISA现有的工业体系之中,使其在这个世界生根发芽的话,就没有谁能够挡得住自己。
现在的“钢爪”,终于迈出了在这个世界上扎根的第一步——只要假以时rì,这颗幼苗必然会长成一颗傲视一切的参天大树。
注1:参见rì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从1981年开始,除了第一批之外其余的战机都是由三菱重工自行生产的。UISA自有航空工业的飞行器加工制造能力相当于美国90年代的水平(不含研发),在一年内实现许可证生产F/A-18应该是可行的
<a href=http:.qidian.>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