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战定(下)(2/2)
当然,这样被激发人性卑劣面的只是溃兵中的少数,更多的溃兵不过本能地寻求安全感。
周逊并没有如溃兵所料手下留情,在他的命令下弓箭一波接一波地放了出去。连续的弓箭攻击轻易就带走了数百溃兵的生命,但最终还是让溃兵冲到了他们面前。而这还远不是结束,所有敢冲击军阵的溃兵都受到了刀剑和长枪的攻击。
短短百米的路上,溃兵的伤亡几乎要赶上前几天一次正式交锋的伤亡。
鲜血在流淌,生命在流逝,当越来越多的溃兵被楚军杀死之后,溃兵终于怕了。
身后的晋军是不可匹敌的魔鬼,让他们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只能望而披靡,而身前的友军也不是生命的安全港湾,他们同样在吞噬他们的生命,溃兵被迫向两边分流。
看着终于不再冲击军阵的溃兵,周逊的心在滴血。他救援的本意是想保留更多的生命,但结果却是他亲手葬送了数百的袍泽。
他用鲜血和死亡避免了楚军军阵的完整,但他却不知道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
因为在这样一场大败和自相残杀之后,他是否还有能力迎接晋军的攻击。如果他无法承受晋军的攻击,那他刚才的杀戮又是为了什么?
而且,就算他承受住了晋军的攻击,但在营地被烧毁之后,他又凭什么在常平地区生活、战斗。
没有了物资的支持,他们在常平地区的结局基本已经注定。
知道分流的溃兵不用多久就跑到了楚军军阵之后,以兽骑分队为首的晋军完整地出现在了楚军的面前。
不知道什么时候,晋军已经停止了前进,他们就停在周逊所说的百米警戒距离之外。
在这样的距离,双方的弓箭都能射到彼此,并能造成实质的杀伤,但双方似乎有默契一般都没有动作。
周逊是不敢下令攻击,在经历了这样一场大败之后,楚军已经不具备和晋军交锋的资格。即便晋军没有主动来攻,他就不会去挑衅敌人。
而晋军有能力进攻,但风彩和卫炽都觉得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增加无谓的伤亡。
虽然他们有能力吞下楚军,但在楚军军阵完备,士气还算不错的情况下,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非常可怕。
更何况,他们都知道楚军已经面临绝境,在营地粮草被大部烧毁的情况下,楚军在常平地区根本就没有活路。
既然胜利已经注定,那他们又何必付出没有必要的伤亡呢!
再说了,战争的手段可是多种多样,不强攻也是有可能打垮敌人的。
风彩和卫炽很有默契地下达了后撤命令,天音令和晋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楚军默默地看着晋军的撤退,什么都没有做。
在战败和连番变故之后,楚军上下都没有战心,他们只希望晋军能够直接退到城墙之后,那么他们就能休养生息。
虽然周逊也知道,没有了物资储备的他们想要在常平地区休养生息将困难重重,但再困难也是一个希望。
然而,把希望寄托于敌人本身就不靠谱。
晋军并没有如他们所希望地退回到城门,而是在双方距离五百米的时候停下了脚步。
五百米,除了极少数的神射手之外,双方军队已无法给对方造成直接伤害。但无法直接造成直接伤害,却还能给人极大的威胁。
兽骑分队到现在还全副武装,他们正盯着楚军,等待他们接下来的行动再做反应。一旦楚军应对不当,兽骑分队就会直接冲过去。
五百米的距离,对于兽骑来说,真不算什么距离。
而楚军还偏偏不能不动,不说吃喝拉撒了,就是军阵本身的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对于精神体力的消耗不小,楚军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军阵状态。
周逊的眉头紧皱,脸上是无法遮掩的忧虑。
晋军的骑兵在虎视眈眈,就等着他们犯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撤退就变得非常不容易。
不过周逊战争经验丰富,他还是有能力把军队带下前线的,所需要的仅仅是时间和精力而已。
让他感到麻烦的是,营地被毁,粮草被烧,还有大量溃兵的问题——尤其是粮草问题。
营地可以重建,溃兵可以重整,但粮草却不会自动出现,而没有了粮草,军队随时都可能崩溃。
偏偏常平地区的后勤补给极其困难,而且损耗极大。他们的粮草上次刚刚补给过,下次到来还要很久,而他们几乎不可能等到下次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