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最是九秋鹰得意 擒完狡兔便飞升(1/2)
形意拳门应步步不离鸡腿,手手不离鹰爪是也。
鹰有捉拿之技,爪锋目敏、能视微物、翅展雄风。
说到鹰形自然想到劈拳,劈拳和鹰捉的外形最为相似,鹰捉的五指更弯曲些而已。这只是外形,内里完全不同,如果劈拳与鹰捉同,那诸多前辈早就将其省略合并了。
但和劈拳比较找出差距,成就鹰捉之技乃是捷径也。
劈拳是手里拿着斧子一步一劈,鹰捉就不是了。鹰捉是拿着痒痒挠挠痒痒,力到指端爪为锋,既要准确快速还要劲力恰到好处,猴子抓虱子练的是手疾眼快,鹰捉活鱼凭的是掌指之功。
劈抓之力练过一段时间,筋骨血脉打通筋强力壮再行劈抓,小臂会有独特的感觉。劈拳力止于肘,劈抓之鹰形力点前移至腕部小臂会贯力,感觉自会不同。
我回忆当时练鹰形时的感受,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了定步的办法。做个高马步出个高钻拳练“劈捉”,注意这个词是“劈捉”,啄木鸟不只能用嘴啄开树木,还能抓住树里的虫子,这也是劈捉。
呵呵!天地万物奇妙如斯,鹰熊竞志。鹰能捉鱼,熊一样能捉鱼,熊用劈抓,鹰也用劈抓。
鲜鱼被鹰熊抓住,还在左摇右摆以图脱逃,劈抓是过程不是结果,战斗还没有结束,因为鱼还活着,劈抓的终结点是“撕扯”,熊的绝技是“扭杀”。先天一横,鹰有撕扯及鹰嘴一啄。
其实鹰熊都会一抖,雄鹰震翅yù飞的一“振”,老熊蹭痒的一“颤”这个劲力随劈抓而生,“一振一颤”合谓之“抖”,这才是杀手一击也。
有心诸君看到这里,其实已经明白了鹰熊之斗,一刚一柔、一yīn一阳,其实就是天地yīn阳。
呵呵!虽然功夫还没有上身,但你知道了内涵,换句话说你知道了公式和得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